主題:“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
中經網會iCE Meeting直播間
4月29日,由中國經濟網主辦的“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的中經網會于下午線召開。12位全會展產業鏈人士在中經網會iCE Meeting直播間,現場展開了深入的探討。線上觀看人數達 16.6萬,創造了今年在疫情下會展業線上活動的傳播新高。
“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的中經網會現場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在中國經濟網演播廳擔任主會場的嘉賓主持。與在線觀眾分享了《全面理解商務部通知精神 雙輪驅動會展業創新發展》。全面理解商務部兩個重要、三個創新、四大任務、十三項要求。儲祥銀認為,會展基本經濟功能要求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創新發展。會展業創新發展不僅限于一種模式;線上、線下并行不悖,可以兼容互補,融合發展;僅僅線上不足以全面發揮會展對經濟、社會、產業、城市發展的功能作用,也不利于會展產業鏈的打造和會展經濟的發展;會展重啟的主要標志應當是實體會展活動的恢復舉辦;積極創造條件,分地區、分層次推動實體會展活動復工復業,提振信心。
UFI名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會展協會黨委書記陳先進在線上進行精彩分享。從全球的展覽形勢來看,目前還處于停辦狀態。陳先進說,“從國內來看,今天,全國兩會時間已經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從這個消息來看,國內的展覽復展形勢在向好轉變,復展的速度要比全球來的更快。”針對會展業重啟,各地會展辦、行業協會在防控的基礎上正在展開,對于創新展會,展覽業要關注參展商、觀眾的滿意度。線上與線下展會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要思考線上展會怎樣形成商業模式。
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秘書長、中國鑄造協會副會長范琦以《冠疫情下會展業怎么辦?怎么干?》為題闡述了觀點。當下,會展業應該怎么辦?她認為要會展業要堅定信心和正視現實,做好防控工作,推進復工復展工作。當下,會展業要怎么干?首先要加速線上展覽會建設,其次要加強合作,全產業鏈展示。
南京因泰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衛剛以《當下,一個“新基建”企業對會展的需求》為題,分享了疫情期間的南京因泰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工作、當前會展的困難、關于會展創新和關于當前形勢等四方面內容,在會展創新方面,他認為,作為參展商,參展企業,調整思路,與會展業攜手共進退。
深圳市會議展覽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協廣會議展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姚紀廣分享了《會展業對疫后的產業鏈修復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他認為,疫情消減,防控有序,展會舉辦可防可控;會展業對疫后的產業鏈修復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需從中小企業的產業營商環境去考慮,中小企業疫后復蘇需要展會平臺。會展業的防控措施是可控的,通過展館方、主辦方等有效的防控登記等措施,展會比超市、市場等環境更易管控。
長沙市會展辦黨委書記、主任陳樹中分享了《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會展業的生存之道與政府統籌之策》。他認為,創新謀求生存。對于已經完成基本技術積累,具備一定實力的會展企業而言,疫情不失為一次技術進步的倒逼。目前展會防控在于:政府擔當、企業主動、依靠專業、技術保障。展會恢復:不一刀切,不一哄而起。要因地制宜,根據所在地疫情,科學制定展會恢復計劃。因會制宜,根據諸如消費類、專業類、綜合類展會不同特點,展會的在地性、區域性、全國性、國際性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室內或室外、或場館或市場、或線上或線下,或整合或化零。因時制宜,根據國內外疫情發展和控制狀況,適時調整檔期,調整規模,調整措施。因企制宜,根據企業影響力、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先易后難,先簡后繁,標桿引導,形成規范。
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蘇洪分享了《成都會展業應勢突圍,創新發展》。他認為,不能去孤立的去看線上會展或線下會展創新,應是全產業鏈的思考。疫情間的沉淀與學習,會展業的新技術將會在疫情后雨后春筍般的出現。成都會展應勢突圍,成都市博覽局加快推進展會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業態模式創新,加快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雙線會展,互補助力順應新形勢;開放合作,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實現跨界合作、跨區域合作。成都市博覽局也將出臺《成都市創新展會服務模式指導意見》。
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勛分享了《國際化會展企業對創新的思考》,他認為,線上展覽主要面臨的挑戰有:持續的流量供應,線上盈利模式的創建,用戶的付費習慣。因此,目前線上展覽不能與線下相提并論。要重視線上撮合線下展會的高效率作用。
廣州光亞會展集團常務副總裁程云分享了《創新展會服務,厘清線上會展與會展的線上服務》,他認為,線上會展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實體會展在搭建線下交流的重要性。線上會展與線上會展創新是兩種方式,不論是哪種,都應是線下會展的補充,相輔相成。會展創新應立足市場需求,集線上服務、線下參展、參展商感受等一體的考量。
全國會展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ExpoSCM 會展供應鏈創始人兼CEO吳菲分享了《創新展會服務提速會展產業銀襯戰略》,從全球經濟體的采購經理指數和各行業復功率來看,下一步的展覽形勢不是很樂觀。要明白做線上展會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目前,“線上展會” 存在盲人摸象的現象。展會服務模式創新-數字化轉型勢不可擋,而一味地將線下搬到線上,并不是“創新展會服務”的要點。推進展會服務模式創新更重要的是“服務”。作為上游主管部門應鼓勵企業研發,助力復工復產,下游企業應做好增值服務。
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助理陳宇分享了《精益管理、提質創新》,疫情發生以來,國家會議中心抓防控,精準發力,完善工作。會展用戶的思維模式正在轉變,國家會議中心也在創新思路、創新思維,實施場館內部改造,改變思維模式,推進智慧化場館打造,賦能場館;開拓跨界合作,嘗試復展線下業務,全力打造雙線創新產品。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產業會展促進中心主任姜淮分享了《產業是會展供應鏈的價值歸屬》。作為壓軸嘉賓,他帶領觀眾回歸了展覽業的本源。展覽業對現代服務業具有拉動、帶動作用,進行創新展會服務模式,產業是會展的不竭之源,項目是會展的立業之本,技術為會展激發新動能,會展為社會生產生活屬性所決定。
關于本次“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中經網會嘉賓更詳細的精彩觀點,會展中國通過“中經網會展”微信公眾號、會展中國等多媒體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