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成促進服務貿易“走出去”有效手段
發布時間:2018-03-06 更新時間:2018-03-06 作者: 點擊次數:6116
日前,商務部官網在《“砥礪奮進的五年”——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一文中強調,五年來,服務貿易正日益成為對外貿易發展和對外開放深化的新引擎。
記者從多家網站上了解到,商務部提出積極貫徹《商務部關于推進商務基本業務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落實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工作方案、提升居民生活服務品質工作方案和推進服務貿易、服務外包和居民生活服務業3個專項工作“十三五”規劃實施,著力推動服務外包、技術貿易、文化貿易、展覽業、生活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
搭建國際化服務貿易平臺
《意見》強調,拓展服務貿易促進平臺。辦好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以京交會為龍頭的服務貿易綜合展會平臺影響力增強。充分發揮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香港)國際服務貿易洽談會等專業類展會交易平臺的促進作用。引導和推動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公共智庫和新聞媒體加大對服務貿易的促進、服務和宣傳力度。
目前,國際唯一涵蓋服務貿易12大領域的綜合型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自2012年創辦以來獲得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三大國際組織的永久支持。
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強化了服務貿易頂層設計。
為了更快地促進服務貿易健康有序發展,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服務貿易及其重點領域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戰略布局、保障措施。
近年來,隨著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京交會的展示更是涵蓋了商務服務、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金融服務、旅游與旅行相關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教育服務、分銷服務、環境服務等,著力打造國際性的綜合型服務貿易交易平臺。
今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簡稱服交會)上,商務部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6年,我國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年均增長率達54%。
展會促進服務新動能積聚
《意見》強調,“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別、具有獨特產業優勢國家建立服務貿易合作機制。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服務貿易往來,與德國、英國等8個國家建立了服務貿易合作促進機制。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包國家和地區達201個,比2012年增加12個。同時,與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開展服務貿易領域合作,利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平臺,推動多邊務實合作。
《意見》顯示,服務貿易對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2012年至2016年,中國累計從世界進口13萬億元的服務,占同期全球服務出口的8%。“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服務業投資超過2000億元,帶動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展覽業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和社會效益持續向好,發展新動能逐步積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專業展覽場館舉辦各類展會5558個,總展覽面積接近1億平方米,分別比2012年增長106%和35%。大型展會數量增多,平均單體展覽規模持續提升。2016年,全國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覽會達100個,比2012年增長41%。目前,中國展會舉辦規模和可供展覽室內面積均居世界首位。2016年,會展經濟直接產值近5000億元,比2012年增長43%。展會平均利潤率為19%,比2014年提升1%。
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會布局逐步加強。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展商數量的復合增長率為30%,占全部境外參展商的比重從2014年的7%增至2016年的9%。
《意見》顯示,未來5年,中國預計還將從全世界進口超過15萬億元的服務,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內需的不斷擴大和升級為世界服務貿易提供了新的廣闊市場。服務業對外投資的持續增長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業內人士表示,服務貿易已成“走出去”的新生力量,而展會是促進服務貿易“走出去”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