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風險管理
發布時間:2018-03-09 更新時間:2018-03-09 作者: 點擊次數:10051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展會已經成為當下經濟生活的一部分。大規模、高層次、科技派、國際范兒,風生水起的展會看起來風光無限熱鬧非凡。風格光背后,涌動著暗金之流。
近幾年來,會展行業以年均20%的速度發展。目前,中國舉辦各類展會直接收入超過100億元,間接帶動旅游、餐飲、交通、廣告、娛樂、房地產等行業,收入高達數千億元。
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中國在專業展覽場館舉辦的各類境內展覽會5558個,總展覽面積9475萬平方米。
巨大的會展總量背后,是中國旺盛的需求與活躍的市場經濟。無限的商機之下,雖然一批批會展企業表示“會展掙錢很艱難”,但回應是:更多的資本流入會展。
會展風險管理及其意義
無論是剛進入會展行業的“萌新”企業,還是久經沙場征戰會展數年的老將,都無可避免會經歷會展風險的砥礪考驗,商場本就如此,輕則傷元氣,重則直接葬送掉企業。任何行業風險都是無處不在的,會展本身行業綜合度就極高,且與眾多行業聯系極其緊密,受到影響、風險的發生也就更加難以預估。
開展會展風險的管理,對可能導致損失的會展項目的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的處理,并以最低的成本為會展的順利完成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無疑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籌備一場會展活動,從策劃、立項、招展到會展活動開幕,短則需要一年時間,長則三五年時間,有的大型會展活動(如“世博會”)的籌備時間甚至需要10年以上。
在時間跨度極長的會展風險潛藏期內,做好會展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會展活動如期舉行,安全舉行,也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各方損失,幫助舉辦方獲取客戶信任。
會展可能面臨的風險
無論是突發的社會、整治、經濟事件的不受控制,還是計劃好的展會環節出現意外,如搭建事故,物流運輸的交通堵塞,車禍等都是可能存在的風險。加之我國會展行業市場本身目前仍處在一個較為低級的發展階段,騙展、鉆營法律法規空擋、不正當競爭等亂象,也可歸結為風險的一種。
如何識別會展風險及其特點
基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學術研究上風險識別的方法可大體歸納為一幾種:
分解項目結構:拆分會展項目為數個可管理的細小部分,制定各個細小部分的風險管理計劃
德爾菲方法:知名的調查研究方法
頭腦風暴:集思廣益。
情景分析:根據事物發展趨勢的多樣性,設計出多種可能的風險情景,并制定策略。
核對表:根據會展風險要素編制,包括會展活動的環境、參展產品及會展企業內部因素等
面談:與不同的會展項目工作人員進行有關風險的面談,多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使用。
如何管理會展風險
因為會展風險的不確定性,風險管理通常分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三個階段。
前期管理:預防階段,風險管理教育、建立管理機構、建立預警機制
中期管理:應對階段,發布風險信息、控制風險態勢、多方溝通、措施止損、轉化為機遇
后期管理:善后階段,風險修復(外部是形象與市場、對內則是企業信心)、風險總結。
承上所述,會展風險管理在實際操作中主要的管理規劃對象(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分方面:
故而會展風險管理呈現出一定的時效性(分階段實施應對)、有償性(風險處置耗費人力物力)、動態性(依照風險發展態勢變化而變化)及信息依賴(全過程都是信息收集與分析)的特點。
我國目前會展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次規模較大的會展活動,其中直接與間接涉及的行業活動(比如廣告、工程、運輸、餐飲等)可能不止幾個、幾十個,而任何一個環節的行業運作職能出現意外風險都會導致整體活動受阻,在這一意義上,一次會展活動就必須考慮多種截然不同性質行業的風險防范與規避問題。
相較于國外在會展風險管理上的成熟以及基于我國會展發展仍處于初步低級狀態的事實,總體而言,我國的會展風險管理相當落后,主要表現為:
1、 會展企業自身風險管理水平低,管理理念不強
2、 注重現行風險管理,對隱性的風險不夠重視
3、 重視內在風險,忽視外生風險
4、 未有有效的會展風險管理系統、決策依據,風險管理理論落后
5、 相關的專業風險管理人才不足
宏觀上,政府發揮會展行政組織管理、協調、監督會展市場作用要待一步加強;微觀上,會展企業自身囿于發展水平,短板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