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播會成為品牌展覽會的下一個軟實力嗎?
發布時間:2017-10-10 更新時間:2017-10-10 作者: 點擊次數:3766
“歷史、文化建設和文化影響力”是展覽會品牌價值評價體系中的基本構成要素。在日前召開的《品牌價值評價 展覽業》國家標準起草工作會上,這幾個涉及展覽會品牌強度系數指標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在正在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作為博覽會文化藝術活動板塊的重要內容之一,展覽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一帶一路·文化相通”——第七屆東北亞國際書畫攝影展也精彩亮相。展出作品2000余幅,其中包括朝、日、韓、蒙、俄五個國家20余位藝術家的200余幅作品。七屆攝影展伴隨著這個世界上唯一由東北亞六國共同參與并面向全球開放的國際綜合博覽會走過,文化交流和經貿交流具有同樣的意義和傳播價值。
在筆者最近參加的兩個行業品牌展中,相比展覽會現場的香車美女,記錄著一個城市汽車文化印記和展會發展的成都車展20年老照片的展示,更令人難忘。在第20屆的亞洲寵物展上,我也在“中國寵物攝影大賽”的展示區駐足時間最長,人、寵物、陪伴、真情,交織在一起,和展會的主題和“氣質”高度融合。這個攝影大賽是由一家上市的寵物食品企業贊助的,在攝影展中,專門有一部分是這個企業主要負責人在國內外以“寵物和人”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無論從構圖還是主題還是視角上看,都屬于上乘作品。使人不由得對這家企業的文化產生興趣甚至敬畏,其贊助這個攝影大賽的傳播的意義和價值也不言而喻。
今年給筆者印象深刻的一個展會上的攝影展還有中國女攝影家聚焦第九屆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活動。這個全球知名的印刷技術展在女攝影家的鏡頭下,無論是大型機器還是“正統”的開幕式,或是在現場的參與者,都變得唯美而富有藝術氣息。為這個以機械為主的工業類經貿展,賦予了特別的溫情和視角。
無創意,不傳播。一年復一年,以參展商+觀眾+媒體為主要人群參與的經貿展,除了新展品和行業趨勢等常規的“亮點”,“我們從何處來,我們的平臺能承載什么?”也成了很多品牌展會突破階段性瓶頸,謀求再發展、再提升要面對的問題。小到一個展覽會項目,大到一個行業,再到一個國家,最終的競爭力一定是軟實力,是文化。而對文化的傳播,有很多種載體,攝影展只是其中的一種。只要你有文化,并有文化自信,對品牌的文化價值提升到位,傳播只是手段。但從常理來看,什么樣的文化層次,就會選擇什么樣的傳播平臺,或是有能力打造什么樣的傳播平臺。比如,國際某知名展覽公司,出身于媒體,而現在國內幾位品牌會展公司的掌門人,也在和我透露,他們的下步戰略中,要重點打造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