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企業精準定位“左右逢源”
發布時間:2018-06-25 更新時間:2018-06-25 作者: 點擊次數:4034
6月15日,分別在德國漢諾威和中國上海舉辦的2018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 2018,以下簡稱漢諾威消費電子展)和 2018亞洲消費電子展覽會(CES Asia,以下簡稱亞洲消費電子展)同時閉幕。與以往不同,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更側重B2B商業的視角,而亞洲消費電子展則首推人工智能專區。
兩大消費電子類展會同期舉辦,企業選擇哪個展會成為最大看點。據了解,有的企業出于戰略布局的考慮,既參加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也參加了亞洲消費電子展,但在兩個展會上展示的產品則完全不同。
市場決定參展展品
“中國展區以領先的科技加‘中國制造’的本土文化,為全球觀眾和買家帶來新視角。”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諾威上海)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中國企業成為亮點。華為、浪潮、阿里云等近400家中企亮相,令今年中國館規模超過1萬平方米。其中,華為的展位面積達3000平方米,與其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華為從云管端三個層面,為機場提供端到端的ICT解決方案,以提高機場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性,提升旅客的切身體驗,這正是華為與客戶合作打造全聯接、智能化、人性化智慧機場的價值所在。”據華為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上,華為首次發布了智慧機場2.0解決方案,涵蓋智慧機場運行可視化、安全可視化、機場物聯網等多個方面,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機場。華為目前為全球50多個機場、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門提供ICT服務。
與參加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不同,在亞洲消費電子展上,華為展示了P20、Mate RS等旗艦系列以及智能家居、手機配件等產品。上述負責人表示,華為希望通過在相機、人工智能、計算、網絡、虛擬影像、交互等6個方面的創新,展示在移動影像技術方面的發展成就。
中企國際化提速
“參展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也是為了更好地拓展歐洲市場,加速實現國際化戰略。”浪潮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浪潮國際業務已拓展至113個國家和地區,在美、日等多國設有研發中心,在26個國家設立代表處或分公司,并在印度建立了全球呼叫中心。同時,浪潮的重大項目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半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
在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上,浪潮還展出了AI應用系列,如AGX-2服務器、AI軟件系統等的AI全棧式解決方案,以及HPC解決方案、OCP整體機柜解決方案等。
國際權威研究機構IDC和Gartner發布的最新市場報告顯示,浪潮服務器銷量穩居全球前三、中國第一、增速全球第一,浪潮多節點云服務器位居全球首位。2017年,浪潮AI服務器出貨量、銷售額占比分別為52.7%和57%。
兩大展會設置有別
業內人士表示,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從過去關注ICT、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企業視角,向創新技術、數字化轉型的廣闊平臺升級。尤其是全新的宣傳、全新的開幕式、全新的LOGO設計,涉足全新的領域以及全新的配套活動設置。
漢諾威上海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創新的角度看,本屆漢諾威消費電子展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無人駕駛系統&無人機、安全、物聯網、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形機器人、未來移動出行、工作空間4.0&合作等數字化轉型中的所有組成內容。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電子產業是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行業,因此展會不可能一成不變。經過前三屆的發展,亞洲消費電子展有了比較清晰的定位,即立足中國市場,揭示消費電子未來。該人士認為,亞洲消費電子展的參展商多為中國企業,如360、3M、百度、大疆創新、海爾、漢能、哈曼、海信、華為、科大訊飛、京東等知名品牌,將展會當作是秀場,既刷存在感,也證明企業的實力,搶占本土市場的空間。國際品牌出現數量少則表明,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消費電子的終端市場,而是需求跨界合作的生態系統建設。
據了解,在本屆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圍繞5G互聯互通、物聯網、人工智能、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自動駕駛等科技生態系統,多家企業面向亞洲市場推出新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近幾年在消費電子行業已從跟跑變成并跑,在某些領域還有望變成領跑者。這緣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IT企業產品和技術的適用范圍廣。此外,我國目前重視創新、鼓勵創新,IT企業認識到,智能化創新對轉型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