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媒體報道,前不久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機電博覽會上,因為參展產品名目繁多且魚龍混雜等不專業因素,有十余家參展商要求退還參展費用。在廣州花城會展中心舉辦的海峽兩岸名優產品博覽會上,由于專業展覽會變成大雜燴,100多位參展商要求撤展并退還展會費用。類似的事件還在不斷上演。
有人將展覽會的發展歷程歸納為四個階段,形象地比喻為批發市場、百貨商店、專賣店和精品專賣店。批發市場,指主辦方和參展商都單純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貿易成交上,歐洲的展覽會就是從中世紀每周舉辦一次的集市貿易發展而來的;百貨商店,指展覽會雖然也有一個主題,但參展商和觀眾都比較零散,其中一部分觀眾甚至是一般市民,他們只為了購買生活中的必需品;專賣店,指展覽會的主題比較鮮明,參展商和觀眾都比較專業,且參展商更加注重企業宣傳而不是單純的貿易;精品專賣店,指展覽會主題小而精,參展商和觀眾都非常專業,如在歐美地區,經常會因為參展商檔次不夠而被拒絕參展。
會展活動的生命力在于在短時間內集中大量的專業性信息,無論是參展商或者是觀眾,都可以較方便地獲取這些信息。基于此,精品專賣店式展覽會是會展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