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貿促會濟南分會獲悉,山東濟南會展業在2007年又上新臺階,不僅會展數量增長,突破百個大關,展會的規模和檔次也在悄然升級,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
中國貿促會濟南分會內展部部長張進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7年是濟南會展業高速發展的一年,展會的數量實現了跨越,達到110個,品牌會展和專業會展的培育也初見成效。“我們將建議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改變目前展覽市場存在的無序競爭狀況,進一步促進濟南會展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會展業高點起步濟南地處華東、華北和華中三個經濟帶的疊合區,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金融、信息和文化中心,輻射帶動力強。同時,山東經濟在北方省份中處于領先地位,依托強大的產業背景,濟南具備了發展會展業的優越條件。
據了解,濟南的會展業起步較晚。一直以來,由于大型展館缺乏,舉辦大型展覽受到制約。進入新世紀后,為了滿足會展經濟發展的需要,濟南加大了會展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2002年,新建的舜耕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用,讓濟南告別了沒有現代化展館的歷史。之后,一個展覽面積達
展館面積的快速擴容,為接納一些國際性、國家級的大型會展活動創造了條件,也預示著濟南會展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了解,近幾年,濟南市舉辦的展會數量迅速增加,展覽業的規模逐漸做大。根據有關統計,2003年舉辦展會45個;2004年舉辦展會70個;2005年舉辦展會95個,交易額達200億元;2006年舉辦展會為95個,完成成交額達550億元,拉動相關收入65億元。2007年,舉辦展會超過100個,達到110個,交易額為600億元。
與此同時,像醫療器械展、電力電工展、國際信博會、旅交會、家具展等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展會迅速成長起來,為濟南會展業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濟南會展業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展覽公司成短板據了解,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和快速發展,目前,濟南市會展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老牌展會持續提升影響力,新展會嶄露頭腳,初步形成以國際信博會、全國旅交會、國際茶博會、全國車房展等為代表,包括醫療器械展、電力電工展、木工機械展、公共安全展、自行車及摩托車、建筑材料展等一批頗具規模和效益的專業品牌展會。而像童博會、家具展等一批新型展會也展現出喜人的發展潛力。
在會展業高速成長的同時,張進華坦言,目前濟南會展業發展仍存在一些瓶頸:一方面展覽市場比較混亂,企業間存在無序競爭,使得規模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展覽公司規模偏小,實力不強,難以滿足承擔大型展會的需要。
據介紹,濟南目前有三四十家展覽企業,這些專業的展覽公司以民營企業為主,一般規模較小,專業水準不高,還沒有一家高水平的省市級展覽集團。本地高水平專業公司的缺乏,為展覽業發達地區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近幾年,廣州、上海的展覽公司紛紛到濟南開拓市場,目前已經有10多家國內外大型展覽公司在濟南開設了辦事機構,爭奪會展市場商機。
展覽公司專業水平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個城市展覽業的水平。顯然,展覽公司已經成為濟南會展業發展的短板。據悉,近幾年,為了促進本地展覽公司的成長,濟南市政府部門出臺了一些鼓勵政策,如對超過500個展位以上的給予扶持等,希望以此促進展覽公司的成長。
張進華表示,在展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態勢下,品牌化和專業化將成為今后濟南會展業發展的主流,而品牌展會的脫穎而出,將大大提升濟南會展業的競爭力,促進建設區域性會展中心城市總體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