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19年10月25日,31會議全新數字會展業務中臺31EVENTOS3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國數字會展領域的第一個會展業務中臺首次面市,標志著中國會展業正式進入中臺時代。那么什么是“中臺”,“31EVENTOS3會展業務中臺”又如何為會展行業賦能 ?
No.1 什么是“中臺”
中臺廣泛為互聯網科技行業所熟悉是2015年年底阿里提出的“大中臺、小前臺”戰略,由樹狀管理變為網狀管理,實現管理模式創新。簡單而言,中臺就是“企業級能力復用平臺”。
No.2 “中臺”的分類
當前,科技界普遍公認的是中臺可以分為:技術中臺、業務中臺、組織中臺和數據中臺等幾類。
中臺是從多個相似的前臺業務應用共享的需求中產生的,因此最先提出的中臺是業務中臺。數據是從業務系統產生的,而業務系統也需要數據分析的結果。隨著技術發展與認知深化,還可以把業務系統的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抽離,由單獨的數據處理平臺提供存儲和計算能力,不僅可以簡化業務系統的復雜性,而且可以讓各個系統采用更合適的技術,專注做本身擅長的事,這個專用的數據處理平臺即數據中臺。
No.3 會展企業是否需要“中臺”
這里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中臺”是一個科技概念,與傳統會展公司無關。其實,許多會展企業已經在業務和組織層面開始了“中臺”的嘗試和實踐。比如,每年運營數個展會的企業會配置營銷中心(觀眾)、銷售中心(招展)、服務中心(運營)、論壇部等,服務本企業所有的項目,每個中心其實就是一個組織中臺,通過不同中心或部門(即中臺概念)的組合,服務一個項目。
又如,在活動和公關企業,特別是一些整合營銷傳播類企業,有銷售、提案、策劃、執行、媒體等不同的部門,通過不同的部門的人員組合,成為一個敏捷的項目團隊,服務不同的客戶。
所以,在傳統的會展、MICE企業已經存在程度不一的中臺組織構架,服務不同的業務和項目、行業市場。而數字會展中臺概念其實是會展活動的主辦企業、服務商,以及場館、PCO/DMC等業務場景的數字化。
一言以蔽之,數字會展中臺服務會展企業業務場景的不斷深化、業務的多元化,適應市場需求多變以及企業邊界模糊的時代特征。因此,物理“中臺”和數字“中臺”是一種數字化的孿生關系。如果組織中已經存在中臺的,就應該第一時間擁抱數字中臺。
No.4 “中臺”如何為會展行業賦能
一、 解決會展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
數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個行業,每個行業都誕生出一批數字化的顛覆者,顛覆者們利用新的數字化技術在很多企業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快速地占領了市場,因此會展也不能置身事外。會展企業在面對數字化的大潮要實現3個數字化:
會展項目生命周期管理的數字化;
項目部和企業內部(采購、客戶管理、財務、項目管理、人力資源)運營的數字化;
企業和企業之間(B2B之間)連接的數字化;
還要接入iABC(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在會展各個環節的應用。在這個背景下,傳統企業轉型迫切性和緊迫性加大,需要抓緊時機“中臺化”。一方面要讓自己掌握新的數字化玩法,能夠有效地防御住自己的優勢領域;另一方面還要能夠非常快速地集結資源進入某個創新領域進行嘗試。
二、 為會展行業復用老經驗,開拓新業務提供捷徑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會展企業快速地重用成熟會展業務模式來嘗試新業務、新業務、新戰略,將傳統業務數字化,引入新伙伴的迫切性越來越強。對于新業務,可以重用企業的某些能力,能夠基于一部分真實用戶快速嘗試新業務,還要能夠分享在嘗試新業務時獲得的經驗。比如,借助數字化會展業務中臺,復用歷史積累的行業用戶資源和銷售能力,接入合作伙伴的新能力,對于開設新的會展項目題材是快速應變和試錯的方法。
三、 提升會展企業面對日趨復雜商業環境的必備能力
會展企業已經進入高度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多變性、模糊性時代(即VUCA時代),在此背景下,會展業正在發生著變化:
會展場景正在日益復雜化,如展會協同會、節、演、賽的融合
會展業以數量交付向客戶體驗為轉移
對展會活動的ROI和決策越來越重視以數據為量化標準
滿足客戶迅速變化的需求,創造7*365天永遠在線為新的價值增量
從單一參展參會服務到綜合性線上線下行業解決方案的轉變
縱向分工和協作與水平協作融合提供更多的價值
不僅如此,在企業架構上,傳統會展企業按照部門制、科層制的組織架構很難適應新的外界市場變化,以客戶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是企業謀生存、求發展的必經之道。借助數字化的會展業務中臺,會展企業可迅速適應復雜多變的會展運營環境。
在業務層面盡可能鏈接各種歷史數據源復用于新項目、新客戶,服務于多種會展場景
讓數據生產的場景支持越來越多的線上、線下的渠道,形成全域的數據,從而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服務
創造7*24*365的數字連接,實時連接用戶
最后,會展企業引入數字會展業務中臺,不僅可以打通各部門的數據壁壘,還可以大大減少定制化的軟件開發成本,通過業務中臺迅速配置新的能力,創造新的業務。
No.5 31EVENTOS3數字會展業務中臺賦能更多的會展場景
31EVENTOS3數字會展業務中臺的定位是為面向會展主辦企業、大型社團組織、場館方、協會社團等提供一站式、全集成全集成、組件化、模塊化的產品應用,解決復雜多變的會展活動形態,讓“會更輕松”。基于EVENTOS3數字會展業務中臺可實現針對輕會管理、政府會管理、學術會管理、國際會管理、展覽管理、企業會管理、場館管理、主場服務商運營、智慧現場等一系列不同場景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核心構架
業務中臺是從會展項目和企業的整體戰略、業務支撐、連接用戶、伙伴和業務創新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因此業務中臺包含了一個企業的主營業務。
31EVENTOS3作為新一代數字會展業務中臺,是會展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的共享的能力中心。讓會展企業通過會展數字化的營銷中心、訂單中心、交易中心、會員中心、預約洽談中心、日程中心、積分中心、評價中心、服務中心、商鋪中心、商品中心、資源中心等實現“大中臺、小前臺”,讓創新變得更加容易,讓會展服務能力能夠不斷復用,還擁有接入BATH強大的基礎服務能力,從而讓會展企業通過個性化配置數字化能力,創造新的服務、體驗和商業模式。
技術亮點
基于全新的微服務技術架構和應用架構,支持Paas+SaaS模式;
服務電商模型重構了會展服務鏈上每一個場景和服務細節,完整地實現了從線上到現場的閉環管理;
流程引擎實現了復雜多級、多場景、多平臺的流程管理,為大規模、跨組織、跨系統的協作奠定了基礎;
H5設計器,全新打造的H5設計器為網站、微站和邀請函的DIY制作提供了無限可能;
構建了N個前臺需要的能力復用中心。
七大功能創新
數字會展業務中臺是31EVENTOS3的最大創新,也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個會展業務中臺,為了實現這個數字會展中臺,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融入了我們對日益復雜Event活動的深刻理解,具體表現為:
創新1:場景化身份類型,整合化信息獲取
31EVENTOS3對個人身份和組織身份進行了梳理,每一個人身份都有一個獨立的個人中心不僅可以區分員工、參會人、聯系人、參展商、志愿者、等身份類型,還能對這些身份的權益、權限進行設定,并且可以根據一場會的不同場景進行切換和融合。
創新2:深入為B2B2C建立數據和業務模型E(B2B2C)
31EVENTOS3采用了E(B2B2C)模型對會展參與者重新定義,實現對會展業務的重建和高度濃縮。
E代表展覽、同期展覽、同期會、開幕式等集合
B1代表專業買家和采購商
B2代表參展商
C代表普通參展觀眾、專業觀眾、參展商人員、演講嘉賓、媒體記者志愿者等
創新3:多層級展會協同
31EVENTOS3支持展覽(帶展中會)、協會大會(會帶展)、主會+分論壇的父子會場景處理。支持在主會下創建子會子會創建獨立的主辦者,由主會組織者分配權限,還可實現參會數據的無縫打通,一個參會人可通過一次報名、一張證件獲得參會服務和體驗。
創新4:深入理解會展的服務電商本質
31EVENTOS3全新引入服務電商模型。注冊人類型、注冊流程、產品屬性定義成為線上處理的核心要素線下對應物流和核銷模型,以人為核心來提供服務,完整實現了從線上到現場的閉環管理。
創新5:完善線下服務履約和管控流程形成服務交付閉環
服務業的交付特征是需要線下場景下服務者和參與者面對面的履約,形成流程閉環。在31EVENTOS3中,服務涵蓋會展活動的生命周期,并能通過數字化系統記錄并驗證整個生命周期內線下服務交付流程。
創新6:植入流程引擎,支持復雜場景的多級審核
在研究會展業務場景的基礎上,31EVENTOS3引入了流程引擎,對于復雜的注冊流程,支持多人審核多人流轉的工作流程的管理(譬如政府會審批、學術會的論文和摘要審批等復雜邏輯),而單人、多頁面的流轉可以利用靈活的編輯器頁面組來完成跳轉。
創新7:精準的用戶畫像和再營銷
31EVENTOS3對參會人完整的參會、參展生命周期進行全記錄,通過數據中臺形成各類狀態性數據主辦方可以對這些狀態數據進行管理和定義,獲得更精準多用戶畫像便于后續再營銷再服務。
31會議能為國際大會、政府會、學術會提供接待管理、簽到管理等提供數字會務支持,為大中小企業提供活動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