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會雖已漸成趨勢,但它并沒有像阿里巴巴、慧聰等B2B網站那樣“成績斐然”。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是觀念的錯位導致了網上展會的平淡。在網絡展覽的初期,人們認為它可以代替傳統展會而獨立存在。但從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來看,沒有實體經濟,虛擬展覽不能發生根本的變化。目前,單純的網絡展會做得并不成功,尤其在實際的交易量方面還不盡如人意,而注重觸感的紡織服裝產品尤甚。
除了觀念的錯位,還有模式尚未成熟的原因。網絡展會的業務模式尚不成熟,大多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從主辦方到參展企業對網絡展會的認識都還很模糊,由此導致資源整合、人員配備都還不到位。
阿里巴巴、慧聰網等B2B網站,它們之所以紅火在于它們的網絡技術過硬,讓網上買賣雙方受益。而在網絡展會領域,網絡技術并不是全部。網上展會在運作的時候不僅要求過硬的網絡技術、非常全面的功能,而且它的關鍵還是企業間在線交易。而這一技術的實現則需要通過主辦方與IT產業內的科技公司高度的合作來實現。
對傳統的展館場地展覽而言,網絡展會是一種模式的創新,立刻就被展商和觀眾接受并不現實。網上展覽會有一定的存在價值意義,網上展覽會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發展,創新當然也要經得起市場的檢驗。
而要讓網上展會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服務,以下方面是必須具備的:第一,企業觀念的培育,即調動中小型企業的積極性;第二,主辦方觀念的培育。網上展覽不僅僅是傳統展覽的網上展出,它還需要實現更多的服務;第三,技術過硬,技術的改進可以改變人們對網絡展會的觀念。
中國會展業進入網絡時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于網絡會展的模式模糊和傳統展會的主導地位,網絡展會還是作為實體展會的輔助,只有依附實地展會才能逐漸地被大家認識而發展起來。因此,目前來說,成功的網上展會都與傳統展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去年上海世貿商城舉行的跨采大會就與陽光傳媒合作,首次推出網絡采購平臺--金鷹在線,并希冀以網絡展覽的方式服務企業。主辦方稱此舉是世貿短展創新服務的又一大嘗試,旨在幫助無法前來參展的供應商能夠快速享受到世貿展會期間的優質買家服務。“金鷹在線”不但能降低供應商的參展成本,更能通過視頻技術實現買家與供應商之間的即時可視商貿洽談,甚至還能憑借視覺傳輸系統,讓遠在異地的國際買家看到供應商的展示間及生產車間。
看樣成交的展覽方式便于展購雙方交流商品信息,了解市場趨勢,同時,也為他們聯絡感情、增強互信提供了機會,符合現代商業社會日益人性化的發展方向。而大量個性化強、附加智能高的商品,如輕工類、紡織服裝類等,強調的是獨特的外觀設計、整體的視覺效果或特有的手感,對這些商品而言,看樣成交更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