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當前整個家具行業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這是否會波及作為家具企業重要營銷手段之一的家具展?近日,記者調查了一年舉辦兩屆的 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東莞國際名家具展覽會、深圳國際家具展覽會和一年舉辦一屆的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發現在“影響并不大”的背后,似乎另有“文章 ”。
幾大家具展都稱規模沒變
據記者了解,第22屆廣州家具展將于9月8日至11日在廣交會琶洲展館舉行,預計展出總面積為13萬平方米,與去年秋季展展覽總面積幾乎一樣。而第221屆 春季展吸引了250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達45萬平方米,刷新亞洲展覽最大規模。據第22屆廣州家具展組委會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招展工作 還在進行中。當記者問及行業困局是否會對展會造成影響時,該負責人非常警惕,以各種理由搪塞,最終也沒有回答記者的問題。
據第20屆東莞名家具展組委會的方先生介紹,9月6日至10日,本屆展會將吸引77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24萬平方米。記者通過網絡了解到,東莞名家具展保持24萬平方米的展覽規模已有多屆。方先生告訴記者,從大環境而言對行業有影響,但對展會影響并不大。
8月19日至22日,第23屆深圳家具展將在深圳會展中心如期舉行。當記者向深圳家具展一位工作人員了解本屆展會的規模時,該工作人員只是含糊其辭地 說:“整個深圳會展中心展館都啟用了。”隨后,記者上網搜索,但沒有搜索到有關第23屆深圳家具展展覽面積的介紹,倒在深圳家具展的博客中看到這樣的講 述:“二三級市場,目前是政府拉動內需的主要市場,未來三五年內,二三級市場將有爆發性增長。于是深圳展就是要為制造商和經銷商搭建一個搶占國內二三級市 場的專業貿易平臺,而且是最大的專業平臺”。據了解,第21屆、第22屆深圳家具展展出面積都為16萬平方米。有媒體報道稱,在2007年第21屆深圳家 具展上,眾多深圳家具企業負責人就坦言,日子不好過是肯定的,只能將外銷的一部分轉內銷。家具企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
“表面上沒縮水不代表真的沒縮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表面上沒縮水不代表展會規模真的沒縮水,尤其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展會,規模不縮水不可能。”
他分析說,廣東的三大家具展盡管大多采取“外銷內銷”聯動的策略,但主要還是以出口為導向。另外,廣東的絕大部分家具企業都是出口型企業,容易受人民幣升 值、原材料漲價和美國次貸危機等因素影響,抗風險能力很弱,且利潤被一點點吞噬。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家具企業自然會收縮戰線,其中包括改變參展情況,如 減少參展的次數和規模、參展人數等,以降低成本。這對在家具生產地舉辦的廣東三大家具展而言,難道不會受影響?
該知情人士認為,展會規模如果受到影響,那也是大環境惹的禍,家具展主辦方沒必要死要面子硬撐。
與廣東三大家具展不同的是,將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今年預計參展企業數量達 2000家,展覽面積增至35萬平方米。據主辦單位之一的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姚先生介紹,與上屆相比,本屆展會增加了200家參展企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規模增長,應該與其借鑒“展店聯動”的國際經驗有關。據悉,本屆中國國際家具展通過“展店聯動”,將首次與上海 徐家匯家具商圈內的“玖邦國際家居”和“盛源大地”合作,為企業提供一個新的公共關系的舞臺。屆時,2000家參展商與徐家匯家具商圈內的家居商場近 400家企業有效聯動,可讓客商在參觀的同時還能在相關旗艦店里與業內人士進行洽談,獲得更多專業信息和機會。這位業內人士指出,本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規模 大幅增加,可能與上海不是家具生產地,且具有很大的輻射能力有很大關系。
2008年是家具行業非常關鍵的一年,市場競爭及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在復雜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面前,一些以低價開拓國際市場的出口“先驅”如今也紛紛倒 在路上,變成了“先烈”。據記者了解,不久前,我國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廣東東莞的大嶺山,不斷傳出出口急劇下滑、企業關門倒閉、工廠被迫外遷的消息。 據東莞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紹,當地許多家具企業轉型或轉移尋求突圍,但轉變是痛苦而曲折的,一些家具企業“走出去”撞得頭破血流,賠了不少錢。除珠三角的家 具企業外,處于長三角的家具企業也同樣舉步維艱。
現在,很多家具企業走到了生死抉擇的十字路口,作為家具企業重要營銷手段之一的家具展是否也會受到“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