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國際禮品展開幕式上,深圳會展巨頭“勵展華博”正式發布其新品牌形象,新品牌通過聚焦服務和增值賦予勵展華博系列禮品展品牌以深厚的底蘊。此舉顯示,本土會展巨頭日后將由以往側重禮品的辦展方向調整為禮品與家居并重的新格局。而一個更為清新、更富品質內涵和更國際化的禮品展形象悄然崛起。分析人士認為,以勵展華博為代表的本土會展行業,盡管遭受了世界金融危機對參展企業的影響,而謀求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正可助推其駛入發展新軌道。
危機之中現轉機
10月份在深圳舉辦的國內規模最大的玩具禮品展“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玩具及禮品展覽會”期間,受到目前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主要從事出口貿易的玩具企業開始收緊市場費用、減少推廣活動。對此,禮品展主辦方勵展華博董事長蔣承文談到,這些企業可以更多關注國內市場。深圳玩具禮品展專注于國內市場已有16載,組委會一如既往為企業提供開發國內市場的平臺和渠道,并將與國內玩具企業一道共度“寒冬”,在國內新興市場開創新的商機。
蔣承文提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禮品及玩具行業曾經歷過大范圍的產業調整,今年主要是受全球大環境影響導致行業綜合成本上漲近20%,加上歐美市場需求疲軟,因此開發國內新商機、鞏固老市場將完全能夠轉危為機。
不少參展企業受訪時認為,雖然國外訂單相對減少,但國內市場仍然保持較高需求,前景樂觀。在國際大環境衰退的情況下,很多做外貿的企業進行內部調整,加大了內貿份額,“通過深圳禮品展這一重要交易推廣平臺,我們都得到了不少訂單。”多數參展商這樣認為。
創新模式,會展駛入新軌道
崇尚自然的橄欖油,別致可愛的環保無紡布袋,舒適健康的家紡系列,迷你的折疊自行車等,9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彰顯了主辦單位的創新與成功。行業的不景氣,令組委會的自主創新和品質建設尤為重要,本次展會體現了深圳會展業求變求新的實干精神,體現出中國禮品業一流的開發設計及創新能力,會展業界應參考借鑒禮品展的經驗。
深圳禮品展主辦方通過服務和增值引導客戶轉向國內市場,規避國際金融海嘯帶來的風險,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印尼、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貿易發展局或促銷品協會也紛至沓來,購買意愿相當強烈。
“拓展展會內容,保持行業優勢”。勵展華博不但在本土做強做大,還在北京、成都等全國中心城市舉辦禮品展,滿足國內其他地區對參展和采購的需要。另外,拓展禮品產業新的領域也是組委會多年經營的結果,如家紡禮品、陶瓷禮品、電子信息技術時尚精品、奧運禮品、文化禮品、玩具禮品,以及五金、玻璃、竹制品等特色禮品。深圳禮品展作為深圳核心品牌展會將積極應對挑戰,將帶領和協助行業健康發展,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開辟一個全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