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務廳廳長謝開華解讀《四川省加強管理服務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規定》
為某一行業制定政府規章――這種做法并不常見,凸顯出會展業在推進全省經濟“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重要作用。《四川省加強管理服務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日前經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我省規范會展業發展的首個政府文件,首次理順了我省會展業發展體系,行業發展協調機制;首次明確全省會展業的品牌化發展方向;首次確定部門監管和服務內容……
眾多“首次”背后,透出四川會展業發展的什么風向?今后如何促進會展業更好更快發展?《規定》的起草者、我省會展業發展的牽頭單位負責人――省商務廳廳長謝開華對此進行了解讀。
提高行業水平《規定》應運而生
會展業被譽為“現代服務業的高端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我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之一。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會展業迅速發展,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特別是隨著一批大型展場館的先后建成,推動我省會展經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會展數量逐年增多,規模逐步擴大,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本土培養起來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已發展成為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性經貿盛會。
雖然我省會展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2009年,全國會展業產值高達1720億元,占全省會展八成以上的成都市,同期行業產值僅25.5億元。總的來說,全省行業規范性問題亟待解決,競爭力和效益水平不高。為了通過加強管理和服務,為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利保障;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帶動制造業和相關服務行業發展并推動全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建設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貿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規定》應運而生。
加快市場化進程 助推會展業快速騰飛
要提高我省會展業發展水平,加快行業市場化進程、提高行業發育度,是當務之急。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制定積極的產業政策,加強對會展業的宏觀調控,也要建立統一有效的會展管理機構,加強會展行業協會的作用,完善市場化運作體系;同時還要提高行業主體――展覽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需要擴大行業開放度,鼓勵外商投資,通過外資的介入盤活會展資產;合理規劃、統籌安排場館等配套設施建設,滿足會展業發展的需要。
根據《規定》的有關條款,我們將建立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協調機制,擬定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統籌、協調會展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并確定了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會展業發展的指導監督管理工作;同時鼓勵依法成立會展行業組織,并發揮行業組織在制定會展業服務規范、建立會展業評估體系、發布會展資訊信息以及引導規范經營等方面的作用。
為壯大市場主體,我省將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專業會展公司,鼓勵新建、組建會展集團公司,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會展業的發展;依托產業、區位、資源和市場等優勢,引進和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會展公司或會展集團公司;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等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促成本土企業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
我省還有系列措施,扶持和培育會展業發展。在人才方面,建立會展業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培養會展業市場策劃、營銷、服務與管理人才,為會展業培育和引進高級人才;在產業鏈培育方面,大力發展裝飾裝修、信息咨詢、廣告宣傳、展品運輸、賓館酒店、旅游票務等會展配套服務,使相關產業相互扶持、相互滲透,反過來促進會展業駛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注重服務,也是《規定》的一大亮點。比如,會展企業還將享受到金融機構的信貸、融資、結算等方面的服務和支持。對于涉外會展的人員和參展貨物,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也將提供便捷的通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服務等。
改善行業結構 品牌培育是重中之重
從會展經濟發達地區經驗來看,“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和中心工作。與北京、上海相比,成都會展業的國際化、市場化程度明顯偏弱。為此,品牌化發展,將是我省會展業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
省商務廳表示,會展業是一種特定的組織形式,可以將重要行業或品牌發展方向展現出來,其在產業融合和發展中釋放出的帶動力不可估量。因此,如何通過引進品牌展會,培育自主品牌展會,將會展業這種嶄新的動力傳遞到一、二、三產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規定》提出,要鼓勵和扶持舉辦有特色、有影響、有規模、時代主題明確的會展,積極承辦全國性、國際性和知名專業性會展。要引導有產業支撐、發展潛力的重要會展向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促進會展業開放合作,促進與國內外的信息交流、投資與貿易合作。為扶持品牌,省財政將對規模大、社會效益好且定期在我省舉辦的會展以及重要會展、品牌會展的公共費用給予適當補貼。
同時,《規定》也對行業規范化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在場館規劃上,要按供需平衡和著眼長遠的原則,科學規劃會展場館建設,完善會展場館配套服務設施,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在舉辦時間上,在前后4個月內不得在本省行政區內重復舉辦相同或類似的重大會展,其他會展原則上在舉辦期前后3個月內不得舉辦相同或類似的會展。在主體上,會展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應當具備法人資格。未經委托,承辦單位不得將其他單位列為主辦單位。未經同意,主辦或承辦單位不得將其他單位列入協辦、支持、贊助或者其他形式的參與單位等。
這也是我省首次對場館建設和舉辦時間做出明確規定,這無形中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小、散、雜會展逐步喪失生存空間而退出市場,從而為品牌會展留下更多發展空間,改善行業結構。
引入備案制度是我省的創新之舉。為確保監管有效,作為會展業發展的牽頭單位,商務部門將建立社會公共平臺對社會性、商務性會展活動進行備案管理和信息發布。省商務廳表示,通過信息引導會展活動有序競爭、避免盲目辦展,其實也是服務行業發展的有效方式。
鏈接
備案的具體程序
不同性質的展會備案方式不同。以四川省的名義在國內舉辦會展或者省際間聯合舉辦會展的,主辦單位應當在會展招展信息發布前15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須經審批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及其他國際會展,應當持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在會展招展信息發布前30日內備案;其他會展,應當在會展招展信息發布前10日內向舉辦地所在的市、縣商務主管部門備案。
辦理備案時,主辦單位應當提交相關文件和資料: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法人資格的有效證明、會展實施方案,場地使用證明,有關單位同意主辦、承辦、協辦、支持、贊助等文件資料。須經審批的會展,還應當提交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主辦單位提交的文件、資料不完備,在7日內未補交的,視為未備案。
招展信息發布后,若有變更事項,主辦單位應在3日內將變更信息告知參展單位,并在5日內按照本規定辦理備案。
此外,主辦單位還應當依法辦理安全許可、消防檢查等手續,并制訂和落實會展安全工作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舉辦大型會展可能影響周邊區域交通和環境的,應在會展舉辦前10日內將會展的時間、地點、規模等相關信息報送當地公安交通、市容環衛等有關部門。專業性會展場館應配置監控設備、防盜報警、緊急報警、消防設施和出入口安全檢查系統等設施;舉辦金銀珠寶飾品、鐘表、文物等珍貴物品會展的場館,除按照前款規定外還應當設置符合防護要求的展臺、展柜。
我省還引入了處罰制度,對于逾期不備案或違反相關規定的,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的頂格處理。以舉辦會展的名義騙取他人財物,或承辦單位亂收參展費或者展位費、參展單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或者價格欺詐,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