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首屆果蔬加工與產業化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在煙臺國際會展館(現在的旅游大世界)舉行。2007年開始,展館一路東行,搬遷至煙臺國際博覽中心。
12年前,果蔬會在煙臺打響。2007年,葡酒節正式登場。今年,“一節兩會”花開并蒂。
12年,一個生肖輪回,一個嬰兒從呱呱墜地轉變成少年意氣。作為煙臺面向國人乃至世界窗口的“一節兩會”,也在年年變化,步步為新。
1999年
果蔬會花開國際會展館
1997年、1998年,煙臺承辦了兩屆APEC盛會。當時參與籌辦會議,如今在亞太中心任職黨委副書記的王同鍇回憶,兩個盛會影響力巨大,最直接的表現是,50元一張的門票,許多老百姓都在排隊買,爭著進館參觀。
借助當時的東亞城交會和兩屆APEC盛會,市委市政府決定舉辦果蔬加工與產業化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1998年冬天,煙臺市對已經停工的濱海假日酒店重新招商,由一名新加坡商人接手對酒店進行續建,國際會展館同期開工。
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的國際會展館在第二年誕生,
來煙參會的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擔任了果蔬會名譽主任,在接受煙臺晚報記者張志剛采訪時,宋健對果蔬會的評價是:一次有著巨大意義的盛會。農業部將果蔬會確定為例會,中國將于每年10月在煙臺召開果蔬加工技術與產業化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
2007年
葡萄酒節結伴果蔬會
2007年,精彩果蔬會9周歲的日子,迎來了它的新伙伴。
從當年APEC的煙臺商城,到果蔬會的國際會展館,到葡萄酒節的國際博覽中心,煙臺的一節一會,一路向東。
首次在煙臺舉辦的國際葡萄酒節吸引了多方目光,德國、智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葡萄酒協會統一組團參會參展,美國星座國際葡萄酒公司、意大利克隆賓集團、法國圣哥安橡木桶公司、法國法拉賓干邑公司等30多家著名海外企業到會,國內葡萄酒業巨頭更是無一缺席。
2011年
“國家戰略”走進盛會
時間走到2011年,葡萄酒節走過了五個年頭,果蔬會走到第十二屆。在這一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也加盟進來。年初,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的山東地市紛紛設立展區,為豐厚的“一節兩會”帶來魅力“海之藍”,給市民帶來了更多的精彩,也給煙臺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花絮:
出口日本食品啥樣
一個包子一美元,味道有點甜
“過去是單純出口蔬菜,附加值相對較低,現在這種調理食品的附加值就不一樣了。”吳維圓說,就從冷柜里展示的一個肉包子來說,我們平時在街邊買,可能這個大小5毛錢一個,但賣到日本就要1美金左右一個。“這種包子是純肉餡的,味道有點甜,是專家根據日本人的口味調制的,在日本國內很受歡迎,每年都是論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