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ITE展覽集團中國高價并購首秀刺痛誰的眼
發布時間:2013-12-09 更新時間:2013-12-09 作者: 點擊次數:3869
英國ITE展覽集團中國高價并購首秀"刺痛"誰的眼
還有28天,2013年行將成為歷史。
就在全年即將結束之季,11月中旬,英國ITE展覽集團(以下簡稱ITE)在上海完成了其在中國并購的“首秀”。
ITE此次在上海完成并購,似乎表明,“蟄伏”中國市場多年的ITE終于出手了,其大手筆的首單并購,創中國會展業并購紀錄。這一點令業界為之震驚,繼而引發的思考是,中國會展業已經進入投資的理想環境了嗎?
據悉,ITE并購的“中國國際涂料展覽會(CHINA COATING,以下簡稱涂料展)”主辦方,新展星展覽(深圳)有限公司為港資企業。
天價并購
“CHINA COATING并購案創中國展覽業并購價格新紀錄。”近日,一位業界資深人士的一條微信引起了《中國貿易報》記者的注意。
坊間流傳,此次ITE以3億元購得涂料展50%的股份。
11月18日,記者致電ITE北京代表處有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她正在趕往上海商討收購一事,但并沒有證實是否以3億元出手股份,只是讓記者第二天(11月19日)再致電了解此事。但當記者如約再次致電時,手機始終無人接聽。
這給ITE收購涂料展更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據上述資深人士透露,在并購涂料展的前一周,ITE在香港并購了一個小型時尚類展20%的股份。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進入中國多年的ITE,于2005年8月才注冊成立了中國代表處,2008年1月其全資子公司艾特怡國際會展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特怡)成立,長期以來并沒有在中國內地舉辦過展覽。
今年6月,艾特怡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公司辦公地點已搬至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的SOHO寫字樓。由此,業界猜測ITE或將在中國開展布局。
上述業界資深人士轉述稱,ITE的員工透露,亞洲尤其是中國將是其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市場。
另據業內有關知情人士介紹,成立于1991年的ITE,在其英國本土沒有展覽項目,出展項目分布于非發達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市場。目前,其業務多集中在俄羅斯和中亞國家。
被質疑高價并購
“ITE斥資3億元收購上海涂料展50%的股權不大可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該展覽項目規模僅在5萬至6萬平方米,這個價錢太高了。
好博塔蘇斯展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ITE收購事件表明,勵展之外的英國展覽公司,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并未把發展重點放在歐美市場,而是采取差異化經營戰略,拓展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市場。這反映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即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貢獻越來越大。在展覽業上則表現為新興經濟體市場提供的機遇更多。
張凡認為,外資公司并購國內展會,其對于國內原創展會的價值評估,一般基于以下考量:
1.展會項目的市場前景樂觀,一般不考慮主題特別新、市場前景不太確定的項目;2.展會項目是否穩定在一定規模之上,如京滬穗展會規模應是在5萬平方米以上;3.展會項目的盈利水平是否穩定在一定水平之上。如京滬穗展會的營收毛利率一般在50%左右;4.展會項目的所有者是否明確,所有權是否清晰;5.展會項目的中國經營團隊是否可在合資后繼續發揮作用,是否接受跨國公司的管理文化;6.展會項目是否符合跨國公司發展戰略需要,是否能夠與跨國公司原有資源匹配或結合。
張凡表示,國內能夠達到上述要求,且愿意出讓股權展覽的項目并不多。但該項目的主辦方即所有者是港資公司,并非地道的境內資本。香港公司與英國公司在文化上的融合點較多。
德、英戰略有別
“與英國展覽公司在中國發展戰略不同,德國展覽公司的習慣是老老實實地做展覽項目。”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符禹日前就德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給予了直接的評述。
張凡表示,目前,并購展覽項目的企業以英資公司為主。原因一是英國的展覽業市場不大,這與德國展覽業以服務本國制造業為主,以本國展會支撐發展不同(如法蘭克福2012年營收的70%都是在德國本土實現的,而勵展80%是營收在海外獲得),因此,必須拓展國際市場。二是英資公司均系私人資本商業資本,且多是上市公司,融資較方便,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具有資本運作的優勢。三是中國展覽業近30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展覽業發展引擎。英資公司在中國并購項目成為必然,并已形成競爭格局。勵展、亞洲博聞(UBM)和塔蘇斯在中國并購行動已各有斬獲,ITE尚是新手。
張凡認為,目前,對于外資并購展覽項目,政府在行政上并沒有限制。一方面,被并購的項目大多數不是國有機構的項目。另一方面,政府的會展主管部門從提升行業素質考慮,似乎樂見這種并購。
目前,國內除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中展集團、上海東浩集團等國有展覽企業外,尚無有并購實力的大型非國有公司,對外資公司在華的并購不會產生壓力。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中國會展業的投資環境良好。
張凡推測,近年來,外資公司在國內并購展覽項目,投資總額累計近2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