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經濟將進入關鍵的改革調整時期,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會展業同樣進入質變的重要階段。在響應國家節約、高效、數字化辦會的精神下,會議業與展覽業將進入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目前會議行業出現項目減少、部分企業盈利模式受影響等短期的不適,長期來看,政府將在會展業發展過程中角色越來越重要,尤其在規范、管理和引導環節,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未來中國會展業發展趨勢,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他表示,中國的會展經濟正處于強勢增長期,經過市場的洗禮和調整,其發展水平將會提升一個檔次,而政府也應逐漸放開管制,借用市場經濟來更好地促進會展業發展。
市場趨向合理和均衡
《會議》:您如何看待2014年中國會展業的發展趨勢?
袁再青:從會展業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會展業發展的總趨勢是從會展業的大國向會展業的強國轉變,現在的中國會展業從數量規模上已經算得上會展大國,但是在質量,效益和品牌影響力上與強國比還是有一定差距,這是今后中國會展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首先,中國會展業的結構將進一步優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產業區域布局走向更加合理和均衡。在目前北上廣三個會展經濟帶的帶動下,中西部地區的會展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展覽還是會議,將會越來越多的選擇中西部地區的城市作為舉辦地;第二,城市布局開始由一線、二線城市主導,向三線四線城市擴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具備優質的會議設施、會展場館,三線、四線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更多的會議、展覽項目,逐漸與一線城市形成有效的互補;第三,在會展業的產業布局將更加合理,除了現有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會議和展覽之外,環保、文化創意、戰略信息等產業的相關會展活動也逐漸增多。
其次,會展業將向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繼續深化。專業化會議、展覽發展速度加快,將與國家相關行業結合,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政府主導型展會、綜合性展會將進入升級調整期,其發展速度稍緩。
第三,中國的展覽和會議國際化水平將大幅提升,品牌會議和品牌展覽的影響力將逐漸擴大。目前傾向于去國外參展、辦展、辦會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且在中國本土的會議展覽活動更傾向于打造品牌,提升活動本身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展會的規模在多大,但數量不一定增加,根據研究會相關數據的統計,2013年的展會數量比2012年有所減少,但平均面積增長加快,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會議產業機遇明顯
《會議》:為響應新會風的精神,您認為會議產業在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袁再青:會議是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會展經濟構成中的重要種類。會議產業需要繼續發展,但是也要注意把會議產業和黨政機關的會議區分開來,會議產業不等于黨政機關的會議,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誤解,所以對新會風的解讀就會出現失誤。
政府倡導黨政機關會議要精簡節約,高效務實,但是會議產業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具有專業性、行業性等特點,市場化的會議對于促進行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是有幫助的,國家也鼓勵這種商務活動的開展。我國是會議大國,無論是會議數量還是市場潛力,未來還有非常明顯的機遇。在當前倡導新會風的行業環境下,不能把會議產業的連帶作用和成績抹殺掉。
會議產業同樣需要話語權,要在業內把會議的拉動作用、引導產業的作用解釋清楚,我們支持中央黨政機關減少會議支出的號召,但同時也要理性地看待新會風帶來的變化,采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
政府角色待轉變
《會議》:政府在會展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那么在新形勢下,政府如何為自己進行角色定位?在規范管理方面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袁再青:政府在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職能和作用,第一是宏觀的指導和監管,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將會展產業納入政府的發展規劃當中,通過健全的法律法規來指導和規范會展業的發展;第二,服務的提供者。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更多地要提供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的服務,其中硬件設施包括專業的會展場館、交通設施、配套硬件設施等,軟件服務包括公共服務、治安、交通、環保、物流等;第三,市場培育。培養會展市場的主題,包括會議公司、會展公司,與會展產業鏈相關環節的各類企業,同時也要加強品牌展會的培育力度;第四,政策的激勵與扶持。這其中包括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等,政府還是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扶持會展業的發展。特別是像一些大型的政府主導型會議或者展覽,必須依靠政府來整合資源,促進其發展。
此外,關于規范方面,目前會議數量和展覽數量都居高不下,那么政府在規范整頓的過程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科學的進行調控,實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同時還要分類指導、分層調控,以保證會展市場的健康發展。
后記: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種形式,會議與展覽在國民經濟中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新環境下,如何發揮優勢,規范市場,調整產業結構,這成為會展產業鏈中各個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樣也是各地政府思考的問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配合市場的活力,2014年,中國會展經濟將會經歷由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