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北京科技館展品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嘉賓就我國科技館展品的傳承與創新、科研機構與科技館展品制造企業之間的合作與發展、以及科技館展品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等話題展開交流。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崔建軍表示,科技館展品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也非常新穎,在制作過程中凝聚了創作人員的大量心血,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上要進行綜合規劃,立體保護。
關于知識產權對轉型創新、推動行業發展的作用。知識產權是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就其種類而言主要包括專利、商標、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制度是國際上保護創新成果的通行制度安排。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對市場非常敏感的一項制度安排。在創新和知識產權的關系中,創新是形成知識產權作為權利存在的重要基礎,應運而生的知識產權制度又反過來成為鼓勵創新的重要保障。
目前,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間或企業間競爭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要素。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過程中,知識產權無疑是重要的制度支撐。
科技館的主要功能是科學普及與教育,用于科學普及與教育的展品涉及到創新,與知識產權還是密切相關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創新的制度安排就是知識產權制度。因此,企業科普展品的創新是繞不開知識產權的,應該用知識產權制度對新的創新加以保護。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館展品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也非常新穎,在制作過程中凝聚了創作人員的大量心血,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上要進行綜合規劃,立體保護。
我國的專利有三種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對展品本身,如結構、控制系統等可以采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予以保護,對展品的制造方法采用發明專利予以保護;對展品的造型、電子圖像等可以采用外觀設計予以保護。對展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圖紙、文字解讀等均可采用著作權予以保護,對于展品中使用的計算機軟件等也可以采用著作權予以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不僅在于給申請人或發明人在物質或者精神上以回報或獎勵,促進創新得以繼續進行,而且對于整個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勞動氛圍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科普行業,意義尤為如此??破盏闹饕δ苁窍蛏鐣妭鞑タ茖W知識,推動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但在此同時,也要幫助社會公眾建立起正向的價值理念,不能形成一人創新、眾人模仿的局面,這樣的局面下是無法用創新這個引擎推動社會發展的,進而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都是不利的。
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要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新潛能,讓創新成果得到充分保護,創新價值得到更大體現,創新人才合理分享創新收益。因此,在科普展品的創新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科普事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與科技館展品面臨知識產權泄露風險一樣,目前國內包括高交會、廣交會、上交會等眾多的商業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同樣值得關注。特別是在一些高新技術展上,參展商往往攜帶而來的都是企業開發出來的最優秀的產品,倘若因為在對外展覽過程中,不慎被盜取了產品的知識產權秘密,那就得不償失了。
作為參展商,要怎樣才能做到在展會上有效展示自己的產品,又能較好地保護自己產品的知識產權呢?首先,與展會舉辦方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促使舉辦方行使保護展商知識產權的職能,共同承擔風險;其次,不要將沒有申請專利的產品拿去參展,一旦被同行的競爭對手發現或掌握,很可能導致創新成果被竊取;再次,沒有上市的新產品最好也不要公開展示,倘若被競爭對手模仿并迅速推出市場,展商將有苦難言;最后,對于已申請知識產權的展品,可以在展品及相關物件上進行知識產權標記,既起到宣傳效果,又有警示作用。
展會是同行之間刺探競爭對手知識產權秘密的絕佳場所,預先對展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可以有效減少被侵權的可能,讓參展商們能夠乘興而來,又不失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