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無論是在消費者還是業內人士心中,此次展會上家居展部分的影響力與效果遠不如預計的那樣好。盡管失望,但參展的裝飾企業表示,暫時還不會放棄參展,他們期望展會至少能把他們公司的品牌推廣出去。
觀展者少于從前
本屆展會的時間選擇在周四到周日進行,對此業內人士很有看法。他們普遍認為,周四、周五還是工作日,很多消費者沒有時間前來觀展,若選擇周六開幕,人流量會再多增幾成。
從
一位裝飾公司設計師表示,前不久舉行的“3·15家居展會”上因為咨詢人數太多,他們曾經把桌子搬到了展臺外面,所以這次特意增加了工作人員。但當記者問到這次參展人數時,他的回答說“還算行吧”,但聽起來有點無奈。
成交量低于預期
記者隨后在展會現場進行了隨機采訪,在接受采訪的20多名采訪對象中,有9名消費者明確表示不會在展會上與家裝公司簽訂裝修合同或者交納訂金,僅有3名消費者表示愿意在展會交訂金,8名消費者表示視情況而定。“展會肯定對我有影響,但是不太大,只能說有一定影響吧。”這是最多的回答。
雖然各家裝飾公司都不愿具體透露簽單數量,但他們的具體負責人都無一例外地告訴記者,真正的成交數量遠遠低于預期。直到14日上午,訂單數還少得可憐。為了應付這種局面,一些裝飾公司的業務員甚至把陣地擴大到了會展中心的展位外。雖然說各公司的業務員們還只是禮貌地問問,并無強拉的行為。但面對輪番轟炸,許多消費者都表示“連進去看的心情都沒了”。
參展就是一場賭博?
對消費者來說,展會其實在更多程度上意味著在短時間內能把參展的家裝公司做個全面比較。對于家裝公司來講,在展會上有實際的成交量才意味著有收益。本次展會上,許多公司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據租金和場館設計投入粗略估計,此次展會家裝公司的成本在5萬-15萬元之間,而其他建材商最少也投2萬元以上。但收效如何?據記者調查,大部分公司都失望而歸。由于不想得罪主辦方,談到對展會的真實評價時,一些參展企業都三緘其口,但其失望及不滿情緒卻是溢于言表。其中一位業內人士的說法很具代表性,他說:“參展就是一場賭博,雖然現在展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差了,但是它畢竟給了我們一個集中展示的機會,盡管有點不情愿,但短期內,我們還不能不賭,沒準兒下回的簽單數能多點,再說了我們這次沒準把品牌推廣好了,讓消費者知道有我們這么一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