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對地方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地方在引進展會時又應注意那些問題?7月13日,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秘書長張效林先生在會展濤客視頻直播中對此一一作出解答。
會展是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的“抓手”
張效林表示,實際上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經常在各地跑,并不是說他們只在北京工作。大多數的專業機構起碼多半年的時間在各地跑,但是工作需要有一個抓手來推進,好比說地方的產業發展需要有一個抓手,而會展就是最好的一個推動這項工作的抓手。
會展活動能集中企業、客戶、各種要素、人才、創意、信息,大家在一起來探討、交流、發展。張效林通過舉例進一步指出,,世博會也是一種展覽會,它對整個中國城市發展的理念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奧運會,實際上也是一種公眾活動,也是一種類似的會議展覽,既展示人們的體能,又進行了交流,通過競爭達到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以上都說明要推動一項工作,會展是政府一個非常好的抓手。”
地方與行業合作需找準切入點
張效林稱,現在每年各省市都要到北京來引展,希望發展本地的會展業。但是地方和行業合作需要一個切入點,地方要能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要發展什么,缺哪些資源,能夠請行業機構來幫助彌補這些資源,找到這樣的切入點,就找到了合作的基點。
張效林指出,舉辦展覽會是為行業發展、為企業來辦展,地方要引展,就要把當地政策和能給企業創造哪些機會,有哪些有利條件說清楚,把這些理清楚了,就找到了合作基點。作為行業協會也可以跟展商去談,為什么要到這個地方去辦展,政府有哪些支持政策,企業可以在這里獲利,這是展商愿意到這兒來參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這就需要我們一定要把切入點找到。這是發展地方和行業的一個關鍵點,而不是簡單的引展。”
優質服務比政府補貼更有吸引力
張效林指出,如果是雙方合作在地方創辦新的展會,無疑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在開始階段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創造更好地條件,因為展商到一個新的地方參展也要有一個適應過程,也有一個摸索過程和培育階段,這個階段當然希望政府能給一定補貼,但是這個補貼希望能夠更到位。
張效林表示,在展會宣傳、觀眾組織、展覽服務創造更好的條件可能比直接補貼展商的效果要更好。當然,為了吸引一些展商來參展,必要的起步階段的補貼也是大家希望的。但長久來看,靠這個不行,還是要創造更好的環境、更好的服務,更好的市場條件,為什么那些名展趨之若鶩,因為他們服務到家、展會的效果好,即使沒有補貼也要參加。
“但是在培育新展階段,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關鍵就是政府做好硬軟環境,不要直接插手辦展,而是全力來支持行業協會和地方的展覽力量聯合辦展。”張效林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