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產業會展及其對會展產業的作用得到了業界普遍關注。為此,由中國經濟網和會展人微廣播共同打造的“會展濤客”特別策劃“產業會展十講”,希望借此來使業界對產業會展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7月6日,“產業會展”概念的提出者、研究者,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接受中國經濟網專訪,并以產業會展的來龍去脈為題,通過“中經網會展”和“聯展會展人”微信公眾號,以視頻直播的方式向業界人士進行了同步分享。
會展中國: 您是國內最早關注也是“產業會展”概念的提出者,請介紹一下 “產業會展的來龍去脈”。
儲祥銀:從1998年我進入會展業操作幾個大的產業會展活動時,我就開始關注,會展除了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以外,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新產業的催生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重要。去年在“會展人大會上”提出關于“產業會展”和“會展產業”的問題,是希望引起業界重視,把我們的會展產業,通過發展產業會展做得更大更強,把平臺作用發揮的更充分。
會展中國:全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動,是不是可以說所有的行業都在做產業會展呢?
儲祥銀:什么叫產業會展?凡是生產物資產品和服務、促進產業發展的活動都屬于產業。生產某種產品和服務經濟關系的總和也是一個產業。所有這些產業所舉辦的會展活動,都把它定義為產業會展。
現在幾乎各行業都會有會展活動,把產業會展規律研究好了,上升為會展產業整個發展的普遍規律,是一件非常有重要意義的事情。所以說,產業會展是會展產業的基礎和主要內容。
會展中國:您覺得會展業要想發揮更大的提升促進作用,應該如何做?如何讓產業的人更加認同會展作用?
儲祥銀:一是需要加強理論研究、宣傳推廣。會展本身是產業的晴雨表,每一個產業的會展活動會反映出這個產業發展的興衰。凡是會議討論的理念、展覽展出的產品,一半都是這個行業最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會引領產業發展,發揮導航器作用。會展活動還是產業發展的加速器,使整個產業的新技術得到普及和推廣。所以會展對于產業發展來說,是晴雨表、引路器和加速器。
另外,會展活動在產業發展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發揮很好的作用。所以無論是會展人還是做產業的人,應該更好地利用會展這一平臺來加快產業發展。
會展中國:在改革開放后會展業發展進程中,各地政府也充分認識到會展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您認為在提出產業會展概念時,各地政府的觀念和對會展的認識應該從哪幾個角度深化?
儲祥銀:早期說會展業對城市經濟是1:9的拉動效應,地方政府就跟著這個“指揮棒”在搞會展。但是經過十幾年、二十年的發展,現在地方政府發展會展不完全是盲目的,好多城市在產業會展概念提出之前就提出城市產業發展和會展發展相結合的概念。
所以,地方在實踐過程中給我們提供了范例和理論研究的基礎。現在需要讓更多的人更理性的在會展活動中貫徹產業會展發展理念。
會展中國: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在產業會展推動過程中,將發揮哪些作用?
儲祥銀:今后在研究會這個框架體系內,在熱心人士的共同推動下,我們設立研究產業會展的專業工作委員會、專業研究理論委員會,或是成立相關促進機構,共同來推動產業會展理論研究、實際應用、行業縱深的發展。
同時我們還希望通過把我們的理論研究、把我們的發展理念上升為國家政策,包括國家會展產業政策和國家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這樣我們會展活動更好地為國家的發展戰略服務,特別是在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個過程當中,怎么樣通過我們會展的平來促進我們的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特別是國家提出來的“中國制造2025”,怎么更好地利用會展來幫助、助推我們國家戰略的發展和實現。
會展中國:會展中國頻道從2010年改版以來,一直以“產業會展”欄目來傳播產業會展信息。隨著新傳播方式的涌現,在產業會展的理論推廣方面,請您提些新建議?
儲祥銀:中國經濟網作為國家經濟門戶網站能一直關注產業會展,非常難得。希望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更好地融合發展,利用所掌握的資源組織全國學者做研究。我認為,現在提出理念還不夠,要做出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更有說服力。
還要組織系統性研究,希望把理論研究上升為國家政策,使會展活動更好地為國家戰略服務。你們媒體有公信力和號召力,通過資源整合更好地使得這個理念深入人心,還可以通過媒體搞試驗田,來推動產業會展園區建設。
會展中國:您認為如何借助互聯網把產業會展更好的結合起來?
儲祥銀:互聯網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入的新興科技。在互聯網時代,首先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要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謀劃產業會展發展的問題。可以首先考慮拿互聯網這個產業來做我們會展,或者是產業會展的試驗田,這樣在某一個地方我們力促互聯網技術通過會展,比如說現在一些眾籌、眾創、眾享這樣一些理念,來打造一個產業會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