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城市會展經濟發展中,在強調會展對城市拉動作用的同時,應關注國際會展名城背后發展會展經濟的初心:立足產業,推動產業。未來,各會展城市應如何把產業+會展有機融合起來,用跨界、共享思維催動創新的能量源泉,從而撬動一個地方主導產業和城市經濟的跨越發展?對此,廣東東莞市商務局會展科科長、東莞市會議展覽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日前做客會展濤客,以中國產業會展先導城市東莞為例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東莞有五大支柱產業和四個特色產業
對于東莞發展現狀,袁志堅提到,2015年東莞的GDP總量達到6275億元,常住人口825萬多人,而城市陸地面積只有2645平方公里。
如此巨大的產值主要來自于五大支柱產業和四個特色產業。五大支柱產業包括電子信息產業、電氣機械產業,紡織服裝產業、食品飲料產業和造紙產業。它們2015年的工業增加值分別是896多億,電氣機械的產值是464多億,紡織是312億,食品飲料是78億,造紙產業是115億。四個特色產業是玩具104億,家具72億,化工52億,包裝印刷43億。
東莞目前的會展業發展也勁頭十足
袁志堅表示,現在國內各大城市又掀起新一輪展館建設熱潮,對會展業推動城市服務業和主導產業發展有了更深度的認識。而“小城市”東莞目前的會展業發展也勁頭十足:舉辦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 、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等國內品牌展會。
全市還擁有四個專業場館,分別是厚街鎮的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東莞市區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常平會展中心和虎門展覽中心,占地總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室內可展覽面積是20萬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規模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覽會有超過60場,總展出面積達到340萬平方米。
對展會海納百川,政策支持,資金扶持
據袁志堅稱,2016年東莞新出臺了一些支持展會辦展的一些政策,比如對新辦展會的支持,首次在東莞市專業展館舉辦展覽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或者是以上的展會,按照場租每天按照3元錢的標準給予支持,最高支持到30萬元。對成長型的展會,展覽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展覽面積每增加1000平方米,就給予2萬元的支持,最高也是支持30萬元,還有對重點品牌展會和引進型展會的支持,最高可以獲得100萬。
東莞政府本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原則從經濟上大力支持東莞會展業的發展。
最后,袁志堅表示會展最終還是應該發揮營銷功能,無論對產品的營銷,或者是一個企業形象的營銷,城市的營銷,甚至是觀念的營銷。產業作為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依托,或者是一個歸結點,可以依靠會展的營銷功能使之相互聯動,最終真正實現“產業+會展”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