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五大展覽主辦機構之一,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與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在2016年核心財政及展覽會數據領域取得斐然業績。展覽總面積超過500,000平方米,觀眾人數超33萬,創歷史新高。
“2016年是無比成功且充滿活力的一年,可以說我們在諸多展會中刷新了歷史紀錄,展示了我們作為商業聯絡最佳平臺的實力。”采訪中,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司徒昊先生如是說道。
瞄準專業觀眾
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與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分別坐落于香港和上海,主要的業務差異在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以“出展”業務為主,而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則專注中國市場,把德國母展的品牌帶入中國。
據介紹,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去年共舉辦13場展覽會及會議,展覽總面積超過500,000平方米,海內外參展企業總計7,325家,全年共累計有331,836名觀眾領略到各行業內的最新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從數字上就能看出,2016對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而言可謂是業績頗豐的一年!
司徒昊先生告訴記者,杜塞爾多夫展覽有超過20多個展會品牌在中國,每個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每個展會都有專業的團隊去精心打造。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司旗下的各品類展會都刷新了在展覽面積和觀眾人數層面的新紀錄,直接助推了展會的成功。如去年的“中國國際房車展覽會”的觀眾人數較前年增長了51%之多; “中國國際線纜及線材展覽會”及“中國國際管材展覽會”的觀眾數量較上屆增加10.4%;中國國際全印展較2014年增長24.2%等。
對此,司徒昊先生坦陳,吸引專業買家是去年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企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市場,付出了大量的市場預算來拉動買家數量的提升,在數字化的時代,社交媒體在展會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因此在吸引買家的方式上嘗試了很多創新的做法,比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主動和觀眾進行互動,包括使用微信進行展會預登記,通過微信小游戲等多種手段來“吸粉”等。
既要推陳也要出新
值得欣喜的是,除了現有展會的突破之外,去年公司又出臺了四大全新的展覽會。2016年7月16日,由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醫療創新論壇在蘇州成功舉辦,350多位與會者在論壇上暢談醫療創新與服務新思路。而首屆智慧能源產業博覽會就吸引了4,026名觀眾與40多家展商首次參展。
對于舉辦新展會的初衷和時機,司徒昊先生解釋:“我們早已洞察先機,并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做了大量的調研,從而制定出了一系列新的展會活動。四大全新展會涵蓋了可再生能源、醫療設備、3D印刷以及為中國國際線纜及線材展覽會拓展的緊固件產品與技術領域。我們非常看好這些行業在中國市場的潛力。”
采訪中,司徒昊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非常樂觀中國的發展前景,但中國市場競爭的異常激烈也讓他倍感壓力。毋庸置疑,中國是個高競爭力的國家,同類型同題材的展會可能在一、二、三線城市都有,往往二、三線城市的展會主辦方都會給客戶很低的價格,許多價格低的小型展會主辦方可能圈到錢就撒腿跑人了,對展會并沒有長期的培育計劃,也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但即便如此,很多中國的參展商會還是會優先考慮差價的問題,相比之下,國外的客戶可能會更認準展會的品牌,所以價格因素是在中國辦展的最大挑戰。
微笑是一種態度
談起“成功的秘訣”,司徒昊也分享了過去一整年好的工作方法。首先他認為,公司之所以能保持上升的勢頭,非常得益于項目管理,這也是德國人非常擅長的領域,他們擅于統一理念,組織計劃把好的東西放一起,在項目管理上為展商著想,從而提供好的服務和建議。幫助他們在展會中取得最大的收益。其次是提高服務品質,通過企業自有的評分系統來挑選線上線下的優秀供應商,現場提供最及時的服務,尤其在展會期間,要求每位員工時刻保持微笑,因為微笑是一種態度,以此傳遞給展商一份愉快的心情。再有,團隊協作很重要,他要求員工既要有團隊協作力,也要善于交流,辦公室要有著互相分享的工作經驗,一起頭腦風暴的氣氛,從而提出建議,交換知識,營造出有團隊精神的氛圍。
此外,司徒昊也表示在中國辦展選擇合作伙伴很重要,杜塞爾多夫展覽在中國和多個協會保持了長期合作,彼此之間的海外展商和國內展商優勢互補,雙方受益,在這過程中要尊重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就像婚姻,雖然有摩擦,但是信任是基礎,大家要有良好的溝通方式,展會才會有更大的突破。
品質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司徒昊先生表示,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經濟并不穩定,很多企業都在轉型升級中,大家都在觀看政策是否能幫助他們推廣新產品,雖然市場沒有以前那么積極,客戶參展的市場預算也不充裕,但杜塞爾多夫展覽對中國市場依然抱有憧憬,畢竟在中國,機會很多,細分市場多,有很大的拓展性,相信中國仍是會展業的主戰場。
目前,上海有兩個大型場館,作為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投資方之一,杜塞爾多夫展覽未來也仍將把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作為主要陣地。
對于之前提及的市場的惡性競爭,司徒昊先生認為惡性競爭每天都存在,作為企業沒有辦法控制,目前政府也沒有出臺政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提高服務,讓大家感受到參加杜塞爾多夫的展會比參加其他的展會更有價值,能帶來更多的資源。
“我認為惡性競爭并不是完全不好,反而可以讓我們組成更強更有競爭力的團隊和更多有熱情的員工,大家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共同把展會做好。作為企業,我們也會努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同時提升企業形象,出席更多的行業活動,做更多的宣傳,邀約到優質的專業觀眾。我們始終相信品質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司徒昊先生說道。
【司徒昊先生簡介】
司徒昊先生1974 年生于德國,曾在德國、阿根廷和美國伯克利攻讀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后最初擔任摩立特集團(今摩立特德勤)管理顧問。2000 至2003 年負責監督幾個國際項目。此后嘗試創業,成功創辦一家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公司。2008 年出任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業務拓展經理,負責全球玻璃和太陽能技術領域系列展覽會。2012 年晉升為可再生能源展覽會負責人,負責開發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可再生能源領域系列展覽會。2015 年3 月晉升為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杜塞爾多夫展覽集團公司中國區業務,(中國區設有3 個辦公機構,擁有70 多位員工)。司徒昊兼任德國儲能協會(Bundesverband Energiespeicher e.V.,總部位于柏林) 執行委員會和全球儲能聯盟(GlobalEnergy Storage Alliance,總部位于美國伯克利)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