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展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已成為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統計顯示,會展專業人才崗位空缺與求職者的比例:上海為10∶1、北京、廣州為8∶1。業內人士預測,我國今后3年內會展市場需要的會展設計人員將達200萬人以上。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會展人才培養已成為當前會展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會展市場渴求核心人才
一些高校畢業生缺少實踐經驗,理論和實踐結合還比較欠缺,很難達到會展業發展要求。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趙春蕾對記者說,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做項目或一些帶有開拓性工作時,其實際操作能力較差,不能保證其在某一會展項目中干好應干的本職工作。世博會的有關調查顯示,會展運作(包括會展、語言、公關、會展營運服務、展示工程等)方面的人才缺乏。其中具有系統思維和系統籌劃能力的策劃者、經營過大型項目的展覽展示操作者是目前會展業較缺乏的人力資源。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等大型活動都對中國會展行業提出了巨大挑戰,迫切需要加強對會展人員的培訓,才能大力促進會展業的發展。會展市場“渴望”會展專業人才,盡快將會展人才培養納入議事日程已成當務之急。
會展人才培訓尚處粗放階段
杭州市會展辦節慶活動管理處副處長金中偉認為,建立和逐步完善會展管理師資格培訓認證體系,盡快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會展管理人才隊伍,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的狀況是,雖然我國開設會展專業或者提供會展課程的高校已經超過66所,但相關的教育培訓市場卻仍然處于“見樹不見林”的粗放狀態。北京國際市場發展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宏偉認為,目前會展培訓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師資問題,有經驗的人不一定就能講好,有理論的人不一定有經驗,兩者的結合很困難。
金中偉表示,政府應當鼓勵有實力的高等院校結合自身特色開設一些相關的展覽專業,展覽企業也應當把展覽人才的培養作為本企業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在引進人才的道路上應當遵循“兩步走”的戰略:一是“引進來”,即把國際上成熟的優秀展覽人才挖進來,為國內的展覽業人員提供可茲學習與借鑒的經驗;二是“走出去”,即讓國內的展覽專業人員定期出國繼續深造。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會展教育和培訓活動,實施會展師資格認證制度,形成從初級、中級到高級的會展師資格認證體系,大力培養各個級別和層次的會展管理和會展技術人員,以從根本解決我國會展行業人才短缺的情況。
專業認證成新趨勢劉宏偉認為,會展策劃師這種職位讓學生去考不太現實,因為會展策劃師是要有一定經驗的人才能擔當。他表示,針對這一現狀,北京會展經濟研究所將在2008年對會展人員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以提高會展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金中偉也告訴記者,杭州市會展辦與城市學院合作成立了會展研究中心,每年都有一批學生到這里進行實習,既吸取國內外會展理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合了會展行業資深人士提供的會展實際運作的經典案例和經驗總結。金中偉認為,會展人才既要靠學校培養,社會也要盡一份義務,這是今后培養會展人才的方向。
記者了解到,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率先在行業內啟動了對會展人才的認證工作。由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和上海世博人才認證中心合作,于2006年6月首批認定了高級會展師31名、會展師19名。
此后,中國貿促會、美國國際展覽管理協會共同舉辦的“注冊會展經理(CEM)”培訓、中國貿促會與德國國際培訓和發展協會合作的“赴德國展覽管理系列培訓班(MesseCampus)”等人才培訓工作以脫產、半脫產、利用業余時間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相繼展開,培訓內容包含了會展理論和實物操作等方面,取得了業內人士的普遍好評。
目前,中國會展業人才培訓工作逐步興起,會展人員資格培訓認證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