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08青洽會暨郁金香節”這一新的會展名稱浮出水面,當首次牽手的一會一節在合并舉行后圓滿落幕,不僅意味著已經舉行了多屆的青洽會和郁金香節,在2008年成功實現對接,更意味著青海會展經濟歷經多年的探索進一步走向成熟。
這是一次關于創新發展、資源整合的對接,是一次關于做大做強會展經濟的對接,是一次經濟與社會協調進步的對接!是青海走向更高辦會層面、走向更寬招商平臺、走向更大交流舞臺、走向更遠合作空間的對接,是青海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對外開放、有效促進東中西部之間特色資源、強勢企業、優勢資本、先進技術的對接。這一次的對接,在青海會展經濟的發展史上,具有歷史性、標志性的意義。
從5月5日盛大開幕,到5月8日圓滿落幕,短短4天的時間,2008青洽會暨郁金香節在緊張的進行中,收獲著每一分鐘、每一小時、每一天。從主題報告會到旅游論壇,從女企業家創業及婦女發展論壇到博士論壇,從會上的精彩報告,到房間的、飯桌上、走在路上的不斷交流,思想汲取著養分,思想碰撞著火花,思想開啟著新的方向。從湖北省投資說明暨項目簽約會到寧夏投資項目說明暨項目推介會,從北京市、青海省發展合作座談會到青海省與科技部舉辦的科技成果對接座談會等等,一份份厚重的項目簽訂,一次次的發展對話,牽起的是互利共贏的商機,連接的是長遠合作的友誼。從千人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展示活動,到美麗家園群眾特色廣場天天演,到“喜迎奧運、歡慶花節”廣場健身操,熱烈的、盡興的歌舞之中,傳遞的是青海人民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展示的是青海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屆青洽會暨郁金香節形式刷新了,亮點更是紛呈!
會節合并組織科學有序
省委省政府為整合、優化、節會資源,決定今年將青洽會與郁金香節合并舉辦,以便更好地發揮優勢、打造品牌。事實證明,這一決定完全正確并且富于遠見。通過會節合并,使活動的形式更靈活多樣,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廣泛,經濟、文化、旅游等多層面的有機結合與相互輝映,使會節既充分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又融入了優美、祥和的文化品質和以人為本的歡樂氛圍,在大美青海•歡樂夏都的背景中,凸顯了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背景,實現了一個節會、多重收獲的目標。
本屆青洽會從籌備到會務組織科學有序,與往年相比,有許多創新,會前省政府、省經委、省招商局多次召開動員大會,大會十個工作組集中辦公后,制定科學嚴密的工作計劃,落實責任,并對全體工作人員提出了嚴格的紀律要求,籌備期間各工作組每天總結匯總成《2008青洽會每日動態》,會議期間每天晚上開會總結當日各活動情況,研究檢查第二天活動的準備情況,正是依靠科學的工作方法和嚴格的工作要求,才克服了今年青洽會籌備時間緊、任務重、頭緒多的不利因素,使大會如期圓滿完成。
參會代表團與客商數量為歷屆最多
本屆青洽會暨郁金香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20個部門支持,由天津、遼寧、新疆等25個省、市、區和單位共同主辦,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等9個單位協辦,青海省政府主辦。會前報名人數2710人,參會參展人數逾萬人,遠遠多于往年。今年,百人以上大團的省區有湖北、陜西、山東、廣東,另外全國工商系統代表團320人,是這次大會規模最大的代表團。今年到會的代表團還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喀麥隆、幾內亞、馬達加斯加三國駐華大使應邀前來參加。到會的省部級領導23人,其中省、市、區領導13人,均為歷屆最多的一次,充分顯示了各部門和地區對青洽會暨郁金香節這一平臺的高度重視。此次節會充分顯示了新時期的開放性和協作精神,體現了區域合作的發展趨勢。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參加了大會,也說明此次節會正在走出青海、走出西部,成為會展經濟中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平臺。
展覽形式新、規模大、領域廣
今年的展覽規模是歷屆以來最大的一次,分為主展館、副展館和旅游專題三個展區。其中主展館位455個,以形象展示、經濟協作、招商洽談為主;副館展位200余個,以民間文化工藝品和商品貿易展示洽談為主;旅游專題展區在省博物館設展位130個,以旅游、推介、招商洽談與合作為主。三個展館不僅主題明朗、重點突出,在布展與裝飾風格中各有千秋,充分展示出改革開放3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更是突出體現了各自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理念,以新奇、特色和藝術性吸引了觀眾。
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除了展館內外自行開展的各種接洽、推介、展示、營銷和宣傳活動外,大會組織的重點活動有數十項之多。除了開幕式和閉幕式,還分別舉行由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茅于軾同臺演講的主題報告會,,以"商標、品牌、發展"為主題的品牌強省高峰論壇、區域經濟合作經驗交流會、部分省區投資環境說明會暨經濟協作項目簽約大會等等。
開幕式莊重、熱烈、富有創意、寓意深遠;高水平的報告會和論壇提升了本屆會節品位、拓展了會節內涵;座談與交流增進了相互的理解和共識,鞏固了友誼與合作的基礎;說明推介會擴大了各自的影響力,樹立了良好形象,進一步吸引了多方面的關注。這些活動不僅因為突出自身的特點與重點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更是作為會節的組成部分相互呼應、補充和提升,實現了整體提升會節品質、提高會節質量、打造會節品牌的總體目標。
經濟合作與貿易交往成果累累
在本屆節會上,各代表團和參展單位積極主動、展示優勢、尋求商機,溝通洽談十分活躍。資金、技術、人才、資源、市場等方面,可以說各得其所,收獲巨大。
據統計,會上共簽訂各類合作項目259項,項目總簽約額378億元,其中:青海省132項,總簽約額242.88億元,占總簽約額64.25%,項目簽約金額創歷屆"青洽會"新高;湖北省31項,總簽約額47.8億元;北京市17項,總簽約額44.4億元;浙江14項,總簽約額38.41億元。除上述簽約項目外,項目推介和洽談活動十分活躍,成效顯著,涉及領域廣泛,達成了許多戰略合作意向,雖未納入本屆洽談會成果統計,但為今后的招商引資和我省特色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簽約項目中境外合作項目19項,總簽約額33.87億元人民幣,占總簽約額的13.95%;與國外合作項目14項,簽約額22.3億元。本次簽約項目的特點表現為:重化工項目比重大,大項目較為集中,項目結構進一步優化,合作伙伴層次有所提高。我省合作簽約的項目總體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發揮了青海的比較優勢,突出了循環經濟的要求和需要,這次簽約的規模、特點和產業結構充分顯示了我省對外開放水平又上一個新臺階,對外交流合作的領域更趨科學合理,發展理念更趨成熟,將對我省今后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創新在5月,收獲在5月。在5月溫暖的陽光里,來自國內外的2700多名客商相聚青海,青海再一次展現了海納百川、開放發展的姿態,進一步加大了區域合作的力度。5月,青海站在了一個充滿機遇與希望的新的發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