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8月2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牡丹江)——俄羅斯(遠東)國際木業博覽會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 托克落幕。本屆木博會在展館、展品、延伸效益等方面都較往屆呈現出更多精彩亮點,不僅標志著我市會展經濟達到了“新高度”,也為會展經濟今后的發展打下了 堅實的基礎。
展區展品“雙升級”
作為我市會展經濟的“金字招牌”,本屆木博會貼上了“國際”的標簽。令人欣喜的是,剛剛落幕的木博會不僅在展區面積、參展人數上創歷屆之最,更通過展區和展品的“雙升級”帶給人們更多的新鮮感。
為合理布置總面積2.4萬平方米的龐大展區,本屆木博會根據參展商和展品的特性重新整合了展區布局,室內展館被劃分為展示各縣(市)區、森工系統 及友好城市的“特裝展區”,主要展示企業的“國際標準展區”和“家具展區”、“書畫攝影展區”等四個部分,“室外木工機械展區”則專門布置木工機械等“大 塊頭”。
與劃分明確、特色鮮明的整體布局相映襯的是各參展企業在展區“包裝”上的細化與升級:海林市采取了“整體展示區”與“企業展示區”相分離的布展方式、西安區通過與專業會展公司合作對特裝展區進行全新“包裝”、牡丹江林區的整體“亮相”等也都讓人眼前一亮。
除了展區的合理布局,今年的許多展品都在提檔升級上狠下功夫:相比以前多展出半成品和原輔材料的情形,隨菏澤代表團參加本屆木博會的60多家企業 今年都帶來了檔次和深加工程度更高的終端產品、牡丹江木工機械(廠)有限公司推出了三款全新木工機械設備、墨龍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帶來了新式“鋼琴名 片盒”、和音樂器有限公司的“彩色”提琴系列等都通過不同層次的提檔升級提升了本屆木博會展品的整體層次。
“延伸效益”不斷顯現
有關統計表明,本屆木博會共簽訂招商引資專項合同、貿易合作項目47個,招商引資額68.5億元,貿易合作金額10.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簽約額一樣引人注目的,是無法用具體數據核算的會展經濟“延伸效益”。
正如“1∶9”的會展經濟帶動理論所描述的那樣,木博會為配套行業帶來的“延伸效益”在會展期間不斷顯現——在綏芬河的大小賓館、飯店、商店里, 到處可見掛著“參展證”的中外賓客,而各個賓館酒店到木博會展區的路程成為出租車司機的“黃金線路”,在木博會臨近尾聲之時,更有不少參會客商相約到綏芬 河的商業區采購各種俄式商品。
除了服務、餐飲、旅游等看得見的效益,另一種看不見的效益同樣不能不提。據統計,本屆木博會上共有3000多位中外來賓和1000多戶國內外知名 企業參會參展,規模為歷屆之最——無論對發展中的我市木業產業,還是對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來說,都是難得的資源。事實上,在本屆木博會期間,無論是迎賓酒 會、中俄林業合作發展論壇,還是布展參展甚至用餐間隙的短暫接觸,都已經成為本地企業與外來專家學者思維碰撞和溝通交流的良機。
“新高度”帶來“新啟示”
一次盛會的落幕,是下一次更大盛會的開始。隨著第四屆木博會的圓滿落幕,如何進一步叫響木博會品牌,進而拉動我市會展經濟的整體發展成為我們面對的新課題。對此,參會的國內外嘉賓集思廣益,為我市“支招”。
作為目前國內會展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義烏每年舉辦國內外展會不下百次,積累了豐富的會展經驗。首次參加木博會的浙江省義烏市副市長傅春明認為,“ 在發展會展經濟的過程中,會展和市場必須互相促進,同步發展。場館要有合理的布局,使采購商和供應商借助展會的平臺實現互動并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間。舉辦展 會的真諦是廠家和商家通過展會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并進一步實現雙贏。”
菏澤與牡丹江一樣注重會展經濟,而第五屆菏澤“林交會”也將于9月19日至22日舉行。菏澤市副市長段伯漢表示,“發展會展經濟的關鍵是逐步實現 展會的市場化運作——會展的具體工作可以委托給會展公司,政府則從宏觀角度進行指導。菏澤從2005年開始嘗試林交會的市場化運作,并通過‘委托招商’、 ‘出售車體廣告語’等嘗試取得了一些進展。”
此外,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會長朱光前和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都認為應將招引采購商作為會展組織的重點,牡丹江在今后的展會籌辦中可以嘗試引入會展公司,并由會展公司事先溝通好買家和賣家,確保貿易洽談的成果。
推進市場化運作、引入會展公司、積極招引采購商、在展品的專業性和提檔升級上下功夫……與會專家中肯的意見讓牡丹江在打造會展經濟的進程中又多了一份期待、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