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酒圈關于糖酒會展業的話題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種是全國糖酒會舉辦得如火如荼,區域糖酒會的舉辦就沒有太大必要,概括為“象吞蛇”說;一種是區域糖酒會如雨后春筍,極具成長潛力,其群體發展之勢必將超越全國糖酒會,概括為“蛇吞象”說。
這兩種聲音皆存在不客觀的方面。俗話說,“大河漲水,小河滿”。筆者認為,全國糖酒會好比一條“大河”,區域糖酒會就是一條“小河”,大河有水,小河才會細水長流,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關系。在整個市場經濟鏈條中,兩者應該呈現出一種“蛇象舞翩躚”的繁榮景象。
毋庸諱言,號稱“天下第一會”的全國糖酒交易會,從計劃經濟體制一路走來,交易方式與時俱進,不斷發生嬗變,無論就參會人數、會展規模、交易數量等都堪稱一流。區域糖酒會因其誕生時間較晚,且目前只有山東、河南、河北三省糖酒會初具規模,人氣趨旺,雖然其整體實力不可與全國糖酒會同日而語,但值得欣喜的是,區域糖酒會的整體發展勢頭日益強勁,規模上愈做愈強,區域上逐漸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均有利弊相隨,只有不斷地克弊,才會實現健康良性發展。冷靜地剖析全國糖酒會和區域糖酒會的發展現狀,會發現他們均存在諸多弊端。譬如,全國糖酒會在某些方面還帶有計劃體制的烙印,交易方式變化緩慢,服務科技功能改進步伐尚需加快;區域糖酒會舉辦省份不多,起點不高,搭建交易平臺簡陋,服務水準低下……實際上,這都暴露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缺乏創新。無論是全國糖酒會還是區域糖酒會,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
存在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問題認識不夠,甚至麻木不仁。衡量展會是否成功,不單單在于政府是否滿意,最重要的在于兩個主體,即酒類企業和經銷商,他們參加會議得到了什么,他們通過何種便捷渠道獲得了信息和交易成果,這才是舉辦糖酒展會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為此,我們認為,全國糖酒會與區域糖酒會要想真正出現“百花怒放”的良好局面,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各級政府部門要逐步轉變觀念,由辦會主導者向服務者角色轉變,徹底拋棄業績工程意識,站在酒類企業和經銷商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斷提高參會受益率;二、會展承辦方在兼顧收益的同時,要拿出大部分精力改進辦會措施,鍛造會展品牌,不妨在科技服務、交易方式等方面下下功夫,不斷提升會展質量,讓企業真正獲得參會價值;三、區域糖酒會展切忌一味地照搬和效仿全國糖酒會經驗,要立足區域市場實際,研究參會主體需求,為企業搭建一個合適的交易平臺,最大限度地繁榮區域市場經濟。
放眼全國,盡管區域糖酒會還屬“鳳毛麟角”,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糖酒會展業的繁榮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