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離奇的招商 發邀請函只為進行市場摸底?
2008年11月底12月初,福建省及上海、浙江、廣東等地80多家企業收到一份題為“2009中國(廈門)國際珠寶首飾黃金玉石博覽會邀請函”的傳真,根據該邀請函介紹,博覽會將于今年4月8日-10日期間與第十三屆臺交會同時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個展會的“來頭”不小,支持單位為廈門市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廈門市分會,主辦單位則為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和廈門市寶玉石協會,組織單位則是一家名為瑞朗世博(廈門)展覽有限公司的企業(以下簡稱“瑞朗世博”)。邀請函上還對展位費進行明碼標價。
這些企業向廈門日報反映此事后,記者決定進行調查,廈門市寶玉石協會首先向廈門日報發來書面聲明,稱自己不是主辦方。隨后,臺交會組委會也向廈門日報發來書面聲明,證實這個展會未得到臺交會授權。
證實了邀請函是假的以后,記者決定展開暗訪。
可笑的是,當記者裝成企業工作人員,表達了參展意愿時,瑞朗世博的一位工作人員李某熱情地向記者介紹展會相關情況,當記者亮明身份后,李某馬上說,展會早已停止招商,那封邀請函主要是為了進行市場摸底調查。李某還說,如果確定要舉辦展會,他們才會跟邀請函上的支持單位、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等相關部門洽談。
一次蠻橫的拒絕
對方竟質問記者“是不是想敲詐”
記者提出要與該公司負責人面談,李某幾經推托后,終于用自己的手機撥通了一個所謂負責人宋某的電話,以下是記者與他電話交談的部分錄音記錄——
記者:我們是廈門日報記者,我們接到讀者反映,說你們舉辦2009中國(廈門)國際珠寶首飾黃金玉石博覽會,但邀請函上所提到的主辦方并沒有授權。我們想找您了解下情況,你們現在在哪?我們見面談一下。
宋某:我現在很忙,沒空。
記者:那麻煩您明天到廈門日報讀者接待室見面聊一下,我們想核實些情況,如果你們沒有違規行為,我們會客觀公正地報道此事。
宋某:是誰舉報的,你能告訴我,是誰舉報我們的?
記者:我們有自己的渠道,我們最好見面談一下。
宋某:你到底想干什么,你是不是想敲詐我,你想怎么樣?
記者:我們只是想做新聞采訪,您愿不愿意跟我們見面。
宋某:我為什么要跟你談。你是要敲詐我,我現在就報警抓你。
記者:您可以報警,我們只是想進行正常的新聞采訪。您先說吧,愿意不愿意見面談?
宋某:見個屁!我們又沒有做對不起企業的事情。
記者:可是我們現在掌握的書面證據,你們涉嫌冒用一些機構的名義招商。
宋某:你知道展覽會是什么概念?我們招了兩天就沒招了。
記者:我們還是見面談比較清楚,不然我們現在掌握的證據對您是不利的,我們希望有個客觀的報道。
宋某: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一場誠懇的面談
行評代表介入,公司誠實認錯
由于“瑞朗世博”涉嫌冒用行政機關名義進行商業活動,市糾風辦派出行評代表介入調查。1月9日,應市行評代表的要求,“瑞朗世博”法人代表、總經理曹某與副總經理涂某一起來到位于廈門日報報業大廈一樓的市行評接待室。曹某承認,他們確實未經相關部門同意,直接打上“支持單位”和“主辦單位”的名頭。而那位拒絕記者采訪的宋某,是該公司的項目經理。
市行評代表指出,該展覽公司在發出邀請函的同時,并沒有申請審批,也就是說博覽會本身就是虛假的。其次,該展覽公司沒有得到授權,屬于侵權行為。思明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科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根據廈門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瑞朗世博”發放的邀請函上有虛假事實,實際已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1月9日下午,“瑞朗世博”以書面形式向市糾風辦提出了整改措施,其中包括以書面形式向邀請函上被冒名的機關單位和收到邀請函的80多家企業致歉并澄清事實真相,并對內部員工進行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