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七屆國際動漫節近日在杭州蕭山舉行。從第一屆成交30億元到第六屆成交106億元,6年時間里,作為投資合作與產品交易的平臺,杭州國際動漫節戰果擴大了三倍多。在國內動漫節慶遍地開花,“慘淡經營”之際,杭州動漫節的跨越式大發展無疑具有啟示意義。
迪士尼也來參加
4月29日上午,杭州休博園內舉行的第七屆動漫節開幕式彩車巡游上,一輛載著蜘蛛俠、鋼鐵俠等仿真卡通人物的“迪士尼動漫家族”彩車,剛一入場便引來無數漫迷的歡呼聲。
“彩車是迪士尼公司自己出資制作的,花費了數萬美元。在會展現場,迪士尼還斥資租場地辦展覽,在幾年前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國國際動漫節展辦公室主任汪小玫告訴記者,這幾年全國各地都在搞動漫節,過多過濫的節慶讓許多大牌不敢去,去了怕掉價。而這次不僅迪士尼來了,出版業龍頭企業日本集英社在去年參展后,今年再次組了更大的團參展,展位越租越大,來的人層次也是越來越高。另外臺灣的尖端出版社、曼迪、木棉花、皮皮家族等知名企業也攜手同來,大牌云集。
節慶多了企業冷了
不過這樣的熱情在其他動漫節上并不多見。浙江一家動漫企業老總告訴記者,參加一次動漫節慶,租個展位帶點宣傳品,怎么都要花個好幾萬,如果還有特別展覽,花的錢就更沒底。“這幾年動漫節鋪天蓋地,企業花的錢不計其數,但許多節慶影響力一般,對企業的發展也沒有更多幫助。”與越來越頻繁熱鬧的動漫節相比,動漫企業經營者們的參展態度表現得謹慎冷靜。
近年來,隨著動漫產業的蓬勃開展,長三角各地掀起了動漫會展熱,各類動漫節慶活動鱗次櫛比,幾乎一地一慶。然而專業觀眾偏少、商業洽談環節缺失等都是動漫節的“軟肋”。與舉行一次即盈利上千萬元的國外動漫會展相比,國內動漫會展可謂“經營慘淡”:拉不到參展客商,有些地方的動漫節舉辦過一、兩屆后就偃旗息鼓;節慶活動內容單一,對相關衍生產品開發缺乏關注熱情;以動漫為名的“集體狂歡”下,掩蓋不住羞羞答答的產品交易量……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討院研討員毛勇看來,動漫產業的高效開展,依托的并非是項目繁多的動漫節,而是實在有效的開展方式。
首創“杭州模式”
剛把第一部國產CG(立體動漫)電影《超蛙戰士》送出國門,在歐洲院線成功上映的上海河馬動畫設計公司孫少文告訴記者,高品質的CG電影已經成為國際流行的觀影趨勢,而國產動漫要走出國門需要許多因素配合,單靠動漫公司自己去開拓、接洽海外市場存在不少障礙和困難。今年杭州動漫節開辟的國際動畫片交易會、動漫項目洽談會,以及動漫企業融資論壇等等活動,不僅把許多國外著名電視臺請來商洽片源,還為他們提供了不少對接渠道,這對渴望走向國際市場的國內動漫企業來說無疑雪中送炭。
據了解,相比大多數“情節單一”的動漫節慶,今年杭州國際動漫節顯得多姿多彩。在保留傳統項目基礎上,今年開辟了多項首創活動,包括首次啟動“尋找中國動漫才俊計劃”、首次舉行“動漫游戲衍生品交易會”、首次舉辦“漫畫拍賣會”、首次實行分場形式人才招聘會等等,將專業會展、國際交流、企業合作、產品交易等功能和節慶活動集于一體。
“杭州創造了動漫產業發展的‘杭州模式’。”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游戲研究中心主任盤劍表示,這一模式注重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建設,對動漫產業上游和下游都能統籌兼顧,共同推動發展,在全國都具有領先與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