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年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主辦方宣布,第二屆慈展會本著勤儉辦會原則,取消開閉幕式。對于會展活動開閉幕式是否可以取消,本屆慈展會取消開閉幕式會成為個案還是會展業的一種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不同類型、不同訴求的會展活動“一刀切”取消開閉幕式或許有些矯枉過正。針對“會展開閉幕式是不是要取消”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話會展專家、會展場地經營者以及會展服務供應商,業內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開幕式的設置要有明確目標
對于展會來說,開閉幕式并非必不可少,而且有多種形式,關鍵在于開幕式要達到什么目標?
有些參展商希望通過開幕式增加展會的權威性,也有的專業性展會是直接促成專業買家在這里配對、談判、成交。所以,開幕式的設置與否,取決于展會具體需求。目前,政府主辦的展會更加注重務實,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開幕式也成為趨勢。成功的開幕式可以把展商推到買家和媒體面前。此次慈展會取消開閉幕式的訴求,是反對形式主義、鋪張奢靡。
一些國外展會也保留比較隆重的開幕式,如漢諾威的展會開幕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國家領導人出席,借展會達成一些政治經濟目的。所以開幕式的關鍵是避免形式主義,不能一概而論。
此外,主辦方和承辦方要注重性價比,取消相應的環節,如果對買家參展商收費不變,要提升其他環節的服務。
會展環節的設置和取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開閉幕式能否取消?既要分行業,又要參考會展品牌的相關情況。對于不少新展覽品牌,開閉幕式在品牌塑造、宣傳推廣等功能上是很有必要的。對于一些并不十分專業的觀眾買家來講,需要接觸參展商,而開閉幕式的互動和展示、交流活動,為這種接觸提供了平臺。從展會的貿易功能交易職能角度來看,開閉幕式沒有必要做的過于華麗,但是對于一部分新的展會來說,為了打造展會品牌,需要一些造勢。
當然,過于隆重的開閉幕式中,無關會展活動和買賣雙方交流的環節,還有簡化空間。除了開閉幕式,會展的其他環節也要視情況而定,如茶歇環節一般聯誼功能性很強,取消以后可能失去一些好的交流機會;又如頒獎環節,質量高、有公信力的頒獎對業界的優質企業、個人是一種激勵,無可厚非,但如果獎項水分大,評獎透明度、公信力有限,則沒有必要。
開閉幕式將從復雜化走向簡約化
如果取消開閉幕式成為一個潮流,那么對于專門做開閉幕式的會展服務供應商會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應該是短期的,是對相關企業創新適應能力的考驗。比如高端餐飲業務量下降,一些餐飲企業就要轉型謀求生存。
這次慈展會取消開閉幕式,應該會有節約成本的考量。國內一些形成規模的展會,如政府主辦的高端展會,開閉幕式投資可達一兩百萬元,還附帶有論壇、演出;一個中小型的展會開幕式,可能只需投入幾十萬元,通常的形式是邀請一些媒體,做一個剪彩儀式,花費容易控制。目前,德國、美國等會展業成熟的國家,展會無論大小,開閉幕式都比較簡約。國內會展業因為背景和功能不同,雖然在開閉幕式上的投入差別很大,但總體上看,也會朝著“簡約”方向走。畢竟一些展會存在面子工程嚴重的問題,但是全部取消有點矯枉過正。
取消開閉幕式和會展職能矛盾
一般來說,開閉幕式承擔讓外界了解會議、展覽概況的職能。所以從議程上來講,開閉幕式的設置很有必要,取消這么重要的議程和會展職能是矛盾的。
對于取消開閉幕式,是在政府提倡節儉后,一些企業過于積極的做法。因為一些品牌展、需要向公眾或者業界宣傳的會展活動,他們的開閉幕式的職能很難移植到會展活動的其他環節。開閉幕式可以簡單,但取消有些過分。在做會展過程中,主辦方、承辦方要分清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簡化甚至舍棄的。隨著會展活動的市場化,主辦方都很注重壓縮成本,大部分現有的環節如餐飲環節、茶歇環節雖然存在浪費現象,但是不能簡單地取消,因為他們作為會議議程本身,具有其特殊的職能。
總之,開閉幕式是會議前奏曲,取消開閉幕式屬于個別現象,不會成為會展業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