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會”一詞,對現在大部分人來說,更多存在于記憶之中。但今年9月到10月的這段時間里,山西百姓卻著實“趕”了幾場“大會”。
9月9日,山西省第二屆文博會開幕。7天時間里,77個簽約項目,涉及金額182億元,山西文化產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9月16日,第五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啟幕,19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齊聚龍城,展開了一場能源領域新思想的碰撞;9月19日,2015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再次相約古城,2000余名攝影師的17827幅作品,助推平遙之名再次登上世界藝術的巔峰……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10月11日,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300家戶外用品、體育文化、體育旅游企業代表齊聚太原,共同見證了又一項全國性的行業盛會——2015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博覽會的盛況。
再加上前期舉辦的第四屆國際醋酸菌大會暨世界名醋博覽會、第二十五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活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山西先后舉辦了多項各類大小展會,為“金九銀十”這個商家眼中的黃金季節貼上了新的標簽——山西“會展季”。
在煤炭產業持續低迷、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當下,作為能源重工業大省的山西,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探索階段,又遭遇經濟斷崖式下滑,官場塌方式腐敗……在經歷這些陣痛和挫折后,山西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形象,更需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那么,如何樹立山西新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們以開放的姿態,邀請更多的人走進山西,了解山西,宣傳山西。
誰又將成為山西經濟發展的突破口?是文化旅游產業,還是裝備制造產業,亦或是會展經濟本身,還有待今后發展的驗證。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哪個產業接過這個重擔,首先需要的,就是讓世人所熟悉,增加行業知名度。
而會展經濟,正如一個催化劑,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然,對山西這樣一個內陸省份而言,我們的會展經濟才剛剛起步,和其他省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就發展會展經濟來說,山西無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厚的歷史底蘊、日益完善的配套場館、毗鄰京津冀一體會發展區……在這些優勢的支撐下,山西會展經濟的光明前景是可以預見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舉辦展會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展示自己,更不是為了營造一時繁榮熱鬧的景象。而是要以包容的胸懷,學習的態度,迎接和吸收所有對山西發展有幫助的元素。
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為我們帶來了優質的項目、充足的資金、先進的理念;帶走的,則是“弊革風清”、“晉善晉美”的良好口碑,以及轉型發展道路上呈現出的全新形象和發展良機,進而助推山西經濟社會的發展。
這,才是山西發展會展經濟所最終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