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將在大連舉行,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承辦的最高級別的非官方國際會議,也讓大連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對于這一盛事選址大連,中國貿促會大連分會秘書長葛玉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表明大連承接國際性會議能力達到了國際水平。但對于大連市會展業的發展,葛玉廣認為,大連正在經歷削減展覽項目的陣痛之中。
對于大連的這一做法,會展業界有人認為大連會展業的做法不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但葛玉廣堅信,會展業的浮腫是非常不正常的,最終還是要回歸理性發展。因此,大連會展管理辦公室提出了“展覽項目降下來,規范和質量提上去”的準則。目眼,大連的展覽項目下降了30%,展覽總面積卻增加了22%。
政府職責
據葛玉廣介紹,自大連的展覽場館建成后,為了將展館利用起來,開始了行政辦展,一段時間內,拼項目、拼數量,看起來轟轟烈烈,實際上是對城市的折磨。重復辦展的后果就是垃圾遍地、企業受損,也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形象。
2006年,大連市政府做出決定,把當年申請的136個展覽項目壓縮到106個,一次就減掉了30個,比2005年申請的123個展覽項目還少17個。為了促進會展業健康發展,2006年3月,大連市政府出臺了《“十一五”期間大連市會展業發展的指導目錄》(下稱《指導目錄》),力求管理從審批型向市場引導型轉變。
根據不同的規模和標準,《指導目錄》將展覽項目分為鼓勵和扶持類、限制類和一般類三大類。大連市政府高層表示,指導目錄不只是對展會做簡單分類,而是要通過對不同類別的展會予以不同政策引導,實現會展資源有效整合。
為此,大連曾專門邀請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周啟良演講,介紹香港會展業的發展歷程。香港作為世界會展業中心之一,發展會展業靠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香港全年舉辦的展會不過80個,香港貿發局舉辦的31個展會中,就有7個是亞洲最大的展會。得知此情況后,大連市政府,更堅定了行使政府職責,確保精品展會的信念。大連市貿促會會長、大連市展覽辦公室主任李泊洲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規范運作、整合資源、培育品牌,是大連會展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會展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城市戰略
據了解,近期,有媒體總結了大連開創中國會展產業的幾個第一:第一個把會展產業當作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城市;第一個由市長提出“會展經濟”、“會展產業”的城市經濟概念;第一個成立了中國城市會展領導小組、會展管理辦公室;第一個出臺了城市展覽管理辦法;第一個展覽會和它的運作企業同時加入UFI。
雖然大連歷史上最早的展會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工業展,但現階段的大連會展業起步于1994年,時任大連市市長的薄熙來將會展業的發展列為城市發展戰略規劃。1996年,大連星海國際會展中心建成,1.5萬平方米的規模在當時已經領先于其他城市。最受業界矚目的則是,2006年9月,大連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2007年9月6日至8日,“世界經濟論壇成長峰會-全球成長型企業年會”,即“中國夏季達沃斯”將在大連舉辦。
對于大連承辦“中國夏季達沃斯”這一盛事,有專家認為,“中國夏季達沃斯”的舉辦,將考驗大連城市應變機制和服務水準。
而在大連市官員看來,這則是大連會展業邁向國際化的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他們認為,“中國夏季達沃斯”將拉近大連會展業與國際會展業的距離,為大連建設東北亞重要的會展中心城市和發展現代服務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突破瓶頸
一直以來,大連被看作是中國會展第四城,甚至曾被國際展覽聯盟(UFI)亞太區主席麥高德列為中國大陸會展城市第四名、亞洲會展城市第十一位。
大連會展業的有關專家表示,大連會展業的發展只是曾經領先于全國的其他城市,曾是內地較早提出向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會展城市。隨著大連會展業從展覽數量的增長到展覽規模增長的轉變,簡單的外延擴張,粗放的運作模式將被市場逐步淘汰。
專家強調指出,與國際會展業水平相比,大連會展業的發展還不平衡,展覽項目的規模偏小,國際化程度不高,缺乏與同類品牌展會競爭的能力。此外,國際會議的招商能力還比較弱,至今還沒有專業承辦國際性大型會議的組織機構,國際會議一條龍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在申辦國際會議主辦權中還缺乏主動性,承接的國際會議不多。
據記者了解,大連市政府已經提出,依托城市經濟優勢打造東北亞國際會展名城的規劃目標。大連市貿促會會長李伯洲介紹說,大連會展業的發展,要瞄準國際化、專業化、產業化,突出重點,扶強做大,盡快形成品牌效應。在會展業拓展對外合作的渠道上,重點瞄準東亞、東南亞、歐美傳統市場,盡快實現大連會展業海外市場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