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對一封閉式商務對接”,就是主辦方在對供貨產品和購買需求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用一套成熟的電腦軟件系統為供求雙方自動配對,為每一家供貨商和采購商制作精確的洽談時間表。雙方也可以通過主辦方的網站事先進行初步了解、溝通,在洽談現場進行進一步談判。這樣一來,整個洽談更具針對性,也更容易產生真正的商業對接。
和普通展覽會相比,“一對一封閉式商務對接會”除了“高效”、“針對性強”之外,另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參會成本低。會談的場地不同于展會,6或12平方米的會議間,配備基本設施,不需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裝飾,也無須攜帶過多的產品用于展示。對于參會的企業來說,這將大大地減少資金花費。
在國外,這種精確的商務對接活動已經比較普遍。這始于80年代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成熟。將成熟的電腦技術應用到商務配對中,從而大大改進了商務對接的效率。這種精確商務對接方式也逐漸從英特網上走下來,走向洽談會、展覽會,形成今天這種模式。法國的BCI(business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集團就是專門組織這種“一對一封閉式商務對接”會議的專業公司。她成立于1984年,在15個國家組織了1000多個這種方式的洽談會,每年組辦50多個,涉及行業約20多個,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紡織技術及設備,化工,包裝,運輸食品技術生產及安全等。可以說,20多年的實踐經驗使得BCI這樣的專業會議公司對這種“一對一封閉式商務對接”會議早已游刃有余。
在國內,這種精確對接模式在大型的洽談會上并不多見,更多是出現在小范圍的洽談會上。如某個大型集團邀請自己的上下游客戶采用一對一的方式洽談,目的在于給自己尋找商機。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類型就是牽涉到小范圍“國際合作”,比如國外商務團前來考察、兩個友好城市雙方企業見面等等。BCI集團國際市場部總經理苗瑞卿女士表示,中國已經有“類似”一對一封閉式商務對接會的會議形式,只是操作方式欠缺專業性,常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主辦單位本身就缺乏對這種會議的具體認識。
面對這種一對一封閉式展洽會,國內同行很多都擔心它的可操作性,對此,BCI的苗女士表示充滿信心,“這種會議的具體操作并不難,只要具備一套完善的電腦操作系統,一切就會變得非常方便。相對與普通展會來講,費用應該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參會的費用包括了會議安排,午餐,晚餐及部分客戶的住宿,并且不存在展位的裝修,展示產品的運輸費用等。洽談會的核心及成功的因素在于參會人的質量。對于企業來講,商業效益回報是衡量投資價值的最佳標準。我們之所以能夠在20多年組織上千場洽談會,而且業務范圍仍在不斷擴大,就證明了洽談會的可行性。” 并表示,“我們很有信心通過今年九月的北京國際航空航天展洽會將這個模式引入國內,并得到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