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海邊的三聯公益圖書館觸動了每個人內心里隱藏的“孤獨”,不可不說是品牌傳播在發力。新生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和情感需求,你若沒有緊密參與,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你。有感于此,會展目的地的品牌打造,又該如何體現傳播魅力?
眾所周知,品牌是情緒體驗的累積。在“互聯網+”的戰略下,創意MICE新解——Mind(智慧)+Imagination(想象力)+Creativity(創造力)+Expression(表達),更為深入人心。
即便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會展城市,仍需品牌的持續營銷。以高端服務業為龍頭,以文化為中心、以資訊為中心的品牌傳播,是城市品牌傳播的主要訴求,既符合全球化、信息化的特征,也是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最為重要的一個標志。
然而,市場永遠需要謀求創新。澳大利亞旅游局作為MICE市場開發的先行者,常常以其獨具匠心的創意作為會展活動的點睛之筆,讓參與者牢記相應目的地的形象,比如墨爾本妙趣橫生的電影現場……除了擁有不斷完善的會展設施和卓越的服務接待能力外,澳大利亞開放、進取、崇尚革新的商業環境,以及不斷創新的文化氛圍,也為其成為最佳會展目的地持續加分。此外,一整套成熟完善的支持措施更令參與者獲得與眾不同的體驗,如會獎團選定澳大利亞作為目的地后,澳大利亞方面將提供簽證保證、量身定制的行程建議方案、宣傳類支持和特殊安排等一系列協助。
回看國內的會展城市,業內早已知曉成都發展態勢逼人,大家還在“熱身”,成都早已“狂奔”。而成都并非天賦異稟,除了具備特殊的中部區位和政策優勢之外,著力品牌造血也是關鍵。借助準確的定位策劃、資源整合,產業鏈平臺得以做大做強。成都將城市推介和項目引入高度結合,實現了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成為城市會展品牌造血能力和帶動能力不斷增強的會展名城。海南三亞開展的“大三亞旅游圈”整合營銷亦做得出色。以“專業會展樹品牌、主題推廣出效果、媒體傳播擴影響”為主線的三大營銷做得風生水起。素有宜居城市之譽的廈門,在會展業方面更是集體抱團,聯合推廣營銷,并積極對接全國優質資源,深耕全國性行業協會,并借舉辦行業活動上造勢。廈門會展業的發展環境、會展設施、配套服務、獎勵扶持政策及最新發展規劃被全國會展業界同仁進一步認知,城市會展業整體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參展參會企業也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
從政府到企業,從官方到民間,不斷增長的需求逼得會展圈里圈外都在營銷推廣方面狠下功夫。從事酒店及會展行業多年,筆者常糾結于如何更好地將場館魅力存檔,以更高效地傳播大眾。每當此時,深感媒體力量不可忽略。
6月底,由北京市國資委宣傳處組織的“首都媒體走進北辰會展”活動來到了珠海站。能令見過“世面”的北京客人們大開眼界,筆者也深感榮耀。近一年多來,珠海會展業軟硬件雙重升級,跨越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均已具備,呈現出總量擴大、規格提升、效益增長、影響廣泛等特點。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投入運營9個月以來交出的靚麗成績單,不僅得到首都媒體的肯定和廣泛傳播,也引來了珠海本土媒體的競相報道,品牌傳播效應再擴大。
借著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的契機,三地的聯系前所未有的緊密,共建優質生活圈以及國際都會區也將成為三地共同的夢想,“升級版”的珠港澳合作呼之欲出。最近,三地正大力合推“一程多站”式旅游資源,這和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從去年便開始啟動的與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一會兩地”博覽計劃有異曲同工之處,均為發揮優勢互補,共同擦亮區域新名片。既然宜居城市的名聲早已在外,為何不推進珠海成為國際度假會議會展城,強化和發揮城市主題與特色,在區域合作間發揮更大效益,讓城市品牌得以成功“造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