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號】 冀政辦[2005]37號
【頒布日期】 2005年12月18日
【實施日期】 2005年12月31日
【實施日期】 2005年12月31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河北省會展業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0年)》已經2005年12月28日省政府第5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河北省會展業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10年)
為加快發展全省會展業,進一步推動對內對外貿易、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強區域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思路與總體目標
(一)發展思路。發揮河北產業優勢及環京津、環渤海區位優勢,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推進會展業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進程,以發展城市會展經濟,創辦品牌展會為目標,完善并加快硬件建設,加強軟環境建設,為提高河北對外開放水平,振興河北服務業,提升經濟競爭力做出貢獻。
(二)指導原則。一是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二是科學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三是充分發揮經濟優勢,突出區域合作;四是與其他行業協調發展;五是傳統會展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
(三)發展目標。到2010年,年舉辦各類相關活動100項,形成20個較大影響展會,展館面積達26萬平方米,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左右,展會直接收入達到3.5億元左右,帶動收入達到35億元左右。
二、發展布局及其重點
結合實施“一線兩廂”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著力構建“會展城市、品牌展會、專業展會”等多層次、廣覆蓋的會展布局體系。重點建設和形成四個會展城市,20個較大影響展會。
(一)4個會展城市。根據區域特色、產業基礎、服務業水平,現有的品牌展會應重點建設石家莊市、廊坊市、唐山市和邯鄲市等4個會展城市。
1、石家莊市。依托交通、通信、文化、人才競爭優勢,以及醫藥、紡織、高新技術等主導產業,發揮其商貿發達、小商品市場輻射面廣的作用,以基礎設施、信息網絡和優惠政策為支撐,發展綜合性、專業性展會。加快發展醫療器械展覽會,創新消費品博覽會(小商品博覽會),培育醫藥博覽會,擴大會展規模,力爭在規劃期打造成國內有較大影響的品牌展會,使石家莊市進入全國會展城市前30名。
2、廊坊市。發揮毗鄰京津、交通便利的優勢,依托電子信息、木材加工、會展旅游等主導產業,抓住北京奧運的契機,利用廊坊低成本的優勢,吸引國內外大型會議、展覽,舉辦、引進并舉,大力培育有特色、有影響的當地品牌展會。力爭在規劃期內進入全國會展城市前30名。
3、唐山市。重點以鋼鐵、陶瓷和機械等優勢產業為依托,以中國(唐山)陶瓷博覽會為發展基礎,發展相關設備及重工業展覽會,力爭在規劃期內成為區域性會展城市。
4、邯鄲市。發揮歷史文化名城和晉冀魯豫交匯區的區位優勢。依托鋼鐵、電力、紡織、服裝、農副產品等優勢產業,重點培育符合區域特點、貼近大眾的展覽會。在規劃期內使邯鄲市成為晉冀魯豫四省周邊市的區域性會展城市。
(二)20個較大影響展會。依托特色經濟和特色產業,突出為主導產業服務,努力培育品牌展,提高核心競爭力。
1、東北亞暨環渤海國際商務節。展會地址可定在廊坊市,注重與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地區商務交流,力邀環渤海省市企業參加,形成北方及環渤海地區較有影響的綜合性博覽會。
2、中國?;;石家莊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每年一屆,利用展覽的平臺,投資、貿易并舉。提高市場化運作程度,突出省、市主導產業,在規劃期內培育成中國北方綜合性品牌展會。
3、中國(唐山)陶瓷博覽會。提高國際化程度及規模,在規劃期內,力爭成為在國際展覽局注冊的中國專業品牌展覽會。
4、中國北方農產品交易會。利用已舉辦8屆的實踐經驗,樹立新的展會理念和宗旨,在邀請客戶和國際參展商上下功夫,力爭5年內培育成中國北方有影響的農展會。
5、中國(承德)國際旅游文化投資貿易洽談會。應為集投資貿易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會展活動,兩年一屆。
6、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制品博覽會。提高國際性,擴大規模,可改為兩年一屆。
7、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可改為兩年一屆,增大市場化辦會要素,在專業上下功夫,培育成有特色、有影響的專業展會。
8、中國(石家莊)消費品博覽會。利用石家莊新華集貿市場、南三條小商品市場的現有基礎和流通優勢,將石家莊小商品博覽會改型為中國北方地區有影響的較大規模的消費品博覽會。
9、河北省國際醫療器械展覽會。提高展會的主體資格和國際化程度,以打造“中國藥都”為契機,加快發展壯大,使之成為國際化的有較大規模、在國際展覽局注冊的專業性品牌展。
10、石家莊國際醫藥博覽會。按照河北省及石家莊市發展規劃,培育藥博會,打造“中國藥都”的新形象。
11、河北省畜牧產品交易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國際化成份,力爭國際攤位和國際觀眾都有較大提高。
12、石家莊信息產業博覽會。整合同類會展項目,努力打造成有規模、國際化的區域性專業博覽會。
13、邯鄲秋季博覽會(邯鄲國際采購經貿洽談會)。整合涉縣、永年、武安、峰峰等節慶會展,培育綜合性的秋季博覽會平臺,打造成晉冀魯豫有影響的涉外會展經貿活動。
14、河北服裝博覽會。已舉辦五屆服裝節。選準節慶和展會定位,更名為河北服裝博覽會,加大市場化成份,擴大規模,在國際化上做文章、整合中提升。
15、中國北方皮革皮草博覽會。按照區域經濟、市場化辦展要素,整合全省同類會展項目資源,努力培育中國北方地區有影響的專業展會。
16、河北工業裝備展覽會。以現有工業裝備、冶金、鑄造等展會為基礎,力爭5年內培育為區域性品牌展會。
17、中國河北物流博覽會。借助河北規劃的幾個物流中心,為現代物流中心超前打造平臺,提供服務支撐。
18、北方建筑材料展覽會。引導三個同一題材展會整合于一體,形成規模,可在石家莊、唐山、秦皇島輪流舉辦。
19、保定汽車博覽會。整合全省資源,打造成河北省乃至中國北方規模較大、有較大影響的汽車博覽會。
20、北方酒類展覽會。利用我省現有昌黎、懷來葡萄節,做成大規模高效益的、北方地區認知度較高的酒類專業展覽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場館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加強會展場館的建設力度,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籌建現代化展館,并對現有一些老場館進行改造,擴大場館面積,完善配套設施,拓展服務功能,到2010年場館室內、室外面積分別達到26萬平方米和9萬平方米。力爭在5年內形成布局合理、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展會需求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搭建信息平臺,將展會、展館、服務等方面信息全面發布。
(二)加強會展業的管理和協調。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成立會展管理辦公室或明確各級貿促機構負責會展業的監督、管理和協調;簡化審批程序,形成稅務、商務、海關、商檢、工商、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一站式服務,解決多頭審批的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創新場館運作模式,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場館的運營管理。對政府投資的會展場館,在確定產權歸屬的前提下,通過招標,以長期租賃或委托經營等形式,把經營管理權授讓給會展企業。對非政府投資的會展場館管理,要利用市場手段調動企業及投資者的積極性。
(三)培育和規范會展市場。積極培育現代化會展業市場主體。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信息共享和有序競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多元化、多種經濟主體的會展公司,擴大企業組織規模,增強競爭實力。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對展會主辦者、場館經營者和展覽公司的資質進行動態評估,對不合格者,取消辦展資格。加強會展活動的管理,保護知識產權,嚴格監督會展活動,打擊非法辦展、參展及不正當經營行為。加強會展品牌和會展信息的宣傳,大力宣傳和扶持品牌展會。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適當安排資金,對符合河北省產業發展方向的展會及出國展,給予一定經費補助,以培育規模大、國際性強的品牌展會;完善稅收政策;扶持場館建設。優先解決場館用地問題,建設資金采取多渠道融資,政府視財力情況給予必要的支持。可采取貼息、投資補助、稅費優惠等多種方式,在政策上給予傾斜,以解決我省展覽場館嚴重不足的現實問題。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及會展應用研究。加強人才交流,適應會展業的發展要求,加強國內外會展企業、機構、團體和院校間的相互交流、考察和學習;加強專業人才培訓,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設以會展為方向的課程和專業;鼓勵各級會展管理部門、行業協會、會展企業,通過多種途徑培養會展策劃人才、會展管理人才、項目經理和會展相關行業人員;加強會展應用研究;建立會展業統計體系。
(六)促進會展業對外開放。加強會展業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鼓勵資金、技術、管理人員進入我省展覽市場。主動尋求與國內、國際知名展覽公司合作,通過代理、移植、并購、合作等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吸引國際國內大中型展會和品牌展會來河北舉辦。積極鼓勵我省企業及品牌展覽會“走出去”,主動融入國際國內展覽市場,參與更廣范圍、更高層次的交流、合作與競爭。
主題
主題詞:展銷 規劃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各部門,省政協各部門,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各人民團體。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5年12月18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