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展覽業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與以前大規模基礎設施的比拼相比,新一倫次的競爭則主要體現在展覽項目的影響力方面,就傳統的二線展會城市而言,這種競爭的結局將最終決定誰將成為這一個倫次的淘汰對象,生存下來的將會大踏步地向著區域性國際會展城市邁進!筆者認為從戰略角度看,移植國際著名的品牌展覽將是大勢所趨的戰略措施。但是,如何移植國際品牌展會,并且與展覽所在城市的展覽資源匹配,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展會移植的前提條件與相關要素分析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對我國會展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一、展會移植的前提
1、國際市場認可品牌項目,可持續性好,具有“發電站”的功效。
一般來說,品牌展會的特征就是擁有強大的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隊伍,項目的市場推廣不存在問題。此類題材中,協會背景下的大型活動最為值得關注,例如,世博會、世園會、奧運會;其次,是貿易展覽背景下的專業展覽項目,例如,國際計算機分銷展覽、互聯網世界展和個人電腦博覽會,就是該領域科技表達的“發電站”。
2、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狀態
就項目擁有者本身而言,是否進軍某個區域,并長久地扎根,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目標地區的經濟狀態。我國會展所呈現出的區域聚焦現象,即東北會展向遼寧聚集,西北會展向陜西聚集,華東會展向上海聚集,西南會展向四川聚集,華北會展向北京聚集,華南會展向廣東聚集,聚焦地所占的地區會展總量均超過了60%,區域性的會展中心城市也凸現出來,即大連、西安、上海、成都、廣州、北京。這些涌現出來的省份(直轄市)和城市,均是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之中。以陜西為例,該省在經濟危機爆發的2008年,經濟增長率依然達到了13%,高出國家年經濟增長率5個百分點,這其中陜西的優勢產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展會項目運營商來說,這種良好的經濟環境所帶來的貿易流是他們最為看重的項目培養基因。
3、與當地優勢產業匹配,能夠幫助當地相關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
展覽最難的就是如何處理好展和覽的關系,即參展商與專業觀眾之間的貿易關系。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展覽項目都具有很好的拉動力,溢出效應也比較顯著。尤其對一些高速發展的地區來說,這種效果更加明顯。對于項目運營商來說,項目移植到這些地區,在政策扶持和項目服務方面會得到更多的優惠,這是因為項目所在地區的企業通過這樣的展會可以獲得訂單并了解到大量的國際產業發展動態,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就引進項目的地區來說,項目匹配性十分重要,因此,雙方的市場評估和項目評估就是這個環節中的一項核心工作。但是,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必須建立專業的數據庫。基于這個層面的考慮,筆者認為我國會展界應該高度重視數據庫的建設,否則,很難引進到合適的展會項目。
二、展會移植的要素
1、進駐時機
所謂展會進駐時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市場現狀,二是展會的舉辦時間。對于項目運營商來說,項目與市場的契合十分重要,因此,項目運營商往往會花掉大量時間從事對象市場的調研,以確定項目的市場收益。在項目運營商眼中,展會的舉辦時間是他們非常看重的展覽資源之一,我們常常看到項目運營商與場地運營商或政府審批機構在展覽時間方面產生激烈的沖突,這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就展會目的地的管理者來說,對于那些優質展會項目的進駐,應該打開綠燈,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
2、區域安全
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所導致的參加展會的人數急劇下降的現象,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會展目的地的安全問題。一般來說,項目運營商除了要考慮這種社會安全外,還會考慮當地的經濟安全。那些經濟處于良性發展的城市自然會成為項目運營商心目中的展會天堂。近年來,我國的會展經濟之所以呈現出每年20%的增幅①,主要有賴于我國政府所創造出來的國家安全和區域經濟安全環境。
3、長期收益
國際品牌展會往往看重的是展會的全球化布局,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運作信息技術展時,并不急于介入,他們發現盡管該展覽的市場現狀炙手可熱,但是,介入該市場的三大展覽,即計算機分銷展覽、互聯網世界和個人電腦博覽會卻在為保存各自的市場份額苦心經營,因此,該公司冒著市場蛋糕被切割的風險,積極地做數據庫建設,培育自己的公共關系網絡。這種長遠目標行為,實質就是看重項目的長期受益而非短期利益。目前,我國許多項目的運作大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盡管也產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從長遠看,隱患無窮。
4、決策機制
國際專業展覽協會在做出展會項目移植時,往往依托于協會下屬的咨詢委員會,該機構與管理層一起工作界定展覽計劃、框架和內容,并具有同時委員投票權,科學監督展覽框架的各個方面。前文提到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在不到20年的發展歷程中飛速發展,成為全球品牌展覽。我國展覽業正在向國際化方向邁進,國際認可的品牌展會僅次于德國和俄羅斯,處于世界第三,境外擴展當是必由之路。但是,這些現象都無法掩蓋我們在決策機制方面的欠缺,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么,擴張的盲目性就必然會出現,我國展覽企業的國際信譽則無法保障。基于這種考慮,筆者認為盡快按照國際展覽的項目移植規律,制定出項目的決策體系,方可使我國展覽業的國際化步伐邁得堅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