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接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
發布時間:2019-11-18 更新時間:2019-11-18 作者: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敏 點擊次數:150582
進博會對平衡發展、充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根本意義。世界各國一流品牌的高效率集聚、競爭性展示、多樣化選擇、互動式認知和分散化成交,將為中國人民帶來更美好生活、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更具體指向、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溢出效應指的就是全球品牌商品與服務大規模集中展示和成交,對特定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所造成的積極作用和影響。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主旨演講中提出,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的空間布局。
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意味著長三角區域,尤其是國展中心所在地西虹橋地區,成為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直接承載地和典型示范區。西虹橋連接三省一市,一體化示范可以從政府和市場兩端做起,對內對外擴大開放,五位一體深化改革。這就意味著,示范區要為“五通”示范,為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示范,為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合作探索和積累成功經驗,進而將進博會溢出效應放大推廣到長三角區域、長江經濟帶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
區域一體化要求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的更好統一。為此有必要以綠色生態為前提,以一體化規劃為依據,從自發隨機的項目合作,走向立足市場的頂層設計;同時以示范區試點為前導,開展政府更好作用下的市場體制機制一體化實踐。進博會將年年舉辦,溢出效應將在這一國際化超級大展的方向引領和能量積聚中推進區域一體化,造福長三角、長江帶和“一帶一路”沿線人民。
今天開幕的第二屆進博會,相比首屆規模更大,品質更高,溢出效應更顯著。就規模而言,一方面是企業展面積從27萬平方米增加到33萬平方米,同時開拓了室外展區,然而面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參展商普遍要求擴大展位的熱切愿望仍一位難求;一方面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由40萬人增加到50萬人,然而截止開幕仍有眾多專業和普通觀眾希望登錄報名得到入場參觀的機會。
就品質而言,不但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將在進博會上做“全球首發、中國首展”,致使展會現場“專精尖特”精華薈萃;而且供需商家對接機制、進出口岸便利舉措、線上線下協同能力、營商環境條件改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都有顯著進步。
進博會集展覽、論壇、貿易和主場外交于一體,綜合溢出效應不斷放大,為區域發展和經濟社會繁榮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格局。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勢必推動長三角區域發展,助力建設國際貿易中心、亞太消費市場、科技創新基地、長三角服務樞紐、高水平開放示范區乃至國際會展中心城市,為長三角三省一市各相關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提供先行試點和制度化貢獻。
未來國際貿易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平臺制度建設,服務于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融合、兩種資源統籌,擴大進口貿易,提高一般貿易,發展服務貿易,培育轉口貿易。亞太消費市場將創新商品零售,完善跨境電商,引領時尚流行,推進個性化、定制化消費,提高消費性價比,實現消費升級,促進境外消費回流,激勵中產消費擴大,助力內需主導轉型。
科技創新基地將依托國家三大科學城的基礎研究,利用近距離擁抱全球市場的獨有優勢,主動迎接以創新、創意和創造為中心的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科技革命策源地。長三角服務樞紐將走向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生活服務業繁榮的基礎上,大力提高生產性服務的能力與水平,促進加工服務業、制造服務業和服務服務業成長壯大,以生產力為標準、生產效率為尺度,發展完善現代服務業體系。
高水平開放示范區將以進博會這一國際貿易史上的首創為龍頭引領,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大片區為支撐,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外貿外資配套制度創新,大力推動體制機制優勢推廣,讓三大產業在大流量進出口過程中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在融入世界中形成特色優勢。
會展業是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戰略平臺,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性作用。在高端高能高效的進博會帶動下,借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國際會展之都的東風,著力培養人才、創新研發,做強市場主體,關注業態變革,盡快實現國際化升級、品牌化升級、客戶體驗升級、數字化升級和綠色生態升級,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過程中,力爭會展業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