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博客和課程網站是目前在會展教學中搭建網絡教學平臺的主要載體。本文簡要分析了博客教學在會展教學中的作用和優勢,并結合自身體驗,對如何更好地發揮教學博客在會展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2010年6月8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這是我國首次發布有關互聯網的官方報告。白皮書指出:“互聯網是人類智慧的結晶,20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當代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互聯網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生產生活和信息傳播的變革。”
1994年4月20日,我國的第一個網站―北京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范網接入國際互聯網的64K專線開通,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這標志著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
當前,各地高校都有院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任務,因此陸續建立了一些會展教學課程網站,這些課程網站就有部分教師博客在“交互園地”欄目中發揮作用。近年來,會展專業教師將博客引入教學領域也漸漸多了起來,課程網站和教學博客的廣泛應用,開辟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互動教學、提高教學水平的一條新途徑。
一、博客教學的作用和優勢
“博客”是英文單詞Blog的音譯。原義是指 “網絡日志”。這個詞最早是由著名網絡評論家王俊秀和方興東在2002年提出的。一開始,博客只是一種在網上公開的電子日記,博文內容自定,主要目的是自我記錄和結交朋友。
博客這一新生事物一出現就非常吸引眼球。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的統計,至2008年底,我國的博客數量已逾500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博客“生產國”。博客是一種個人媒體,具有個性化、共享化、痕跡化、交互性、即時性、積累性、普適性等特點。由于博客可以帶來教學的眾多便利,國外很多學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在教學中都采用了可以支持群體功能的Blog工具,應用于教育中的不同層面,例如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http://blogs.law.harvard.edu/)、伯克利大學(http://blog.berkeley.edu/index.jsp)都建立了自己的Blog平臺,為本校教師和學生服務。學生和教師可以申請自己的Blog空間,可以隨時發布自己的學習內容、研究興趣,并于教師和同學分享、交流。
筆者運用博客進行教學的時間不長,但也有不少體會。以下筆者從博客的特點來談談其用于教學的優勢。
1.個性化
博客的寫作非常自由。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全文轉載或他人文章的剪輯,內容五花八門;可以僅有圖片或僅有文字,也可以圖文并茂;可以一個人開一個博客,也可以三五好友或一個小組一個班級合開一個博客;可以每天更新,也可以數日更新一次或很少更新……。因為自由,便于形成個人風格,引來固定的“粉絲”。
教師的教學本身就是帶有個性化色彩的,同一門課讓不同的老師來教,效果可以千差萬別。因此,博客這一形式可以彰顯教師個性,非常適合用于教學。
2.共享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寫博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學校教育的特點是群體教育,大量的教學資源需要共享。教師的教學方案寫好了,存在電腦里是給自己看的,學生不清楚你的想法。但是如果把教學要點放到博客里了,同學就會很清楚你的教學思路,便于更好的進行學習。我在上第一堂課時,就把所有的教學安排都放在博客里,這樣學生就很清楚這個學期要學習哪些內容,什么時候學習什么內容,要動手做什么,課程考核標準是什么。
3.痕跡化
如今每到教學評估、檢查
4.交互性
用博客的形式輔助教學,學生很有興趣。因為他們自己也跟著老師開了博客,我們互相加為好友,學生覺得
不僅是課程教學可以運用博客,平時對學生的學業指導也可以通過博客獲得很好的效果。專業教師負有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的責任,我為自己帶的“天天向上”學習小組建立了一個博客,從新生入校到畢業甚至畢業后,這里都是他們的家。師生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發帖、發微博,有關學習的可以談,有關工作、生活的,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談。每一個成員又建有自己的博客,成為一個博客群,成員間互相支持,彼此都叫昵稱,氣氛十分融洽。
5.即時性
有了教學博客,發現好的材料馬上可以發上去供大家共享,有事要通知立馬就可以掛在網上,老師和學生有什么想法還可以通過留言、頂帖、小紙條等方式隨時進行個別溝通。
6.積累性
教學博客開設一段時間后,慢慢就積累了一些教學素材,相當于建了一座小型教學資源庫。又因為博客的特點是頻繁更新,不斷有新帖子掛出來,素材積累的速度加快。第三,博客內容要進行分類管理,查找十分方便。
7.普適性
博客是低門檻的新媒體,也是平民媒體、草根媒體,基本不花錢。只要你愿意,無論做博主還是做博友,都不需要懂很多網絡專業技術。而且即使你是十足的菜鳥,網上熱情的老師也很多,很快便能學會操作。簡單好用,誰都能掌握。
二、博客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會展博客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博客開在公眾網上,教學保障程度不高
據說清華大學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服務器,但目前我國高校基本都還沒有構建自己的博客服務器。從公眾網站上申請免費的博客,空間小、服務器速度慢,許多功能不完善,使用起來不夠方便。而且,國內博客網站在線服務的穩定性也經常會出現短時間的中斷或癱瘓,影響博客教學的正常開展。
2.開設教學博客還不夠普及
由于教師個人受時間、精力、興趣以及對網絡的偏愛程度不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運用博客進行會展教學的人還為數不多。因此在分享思想的基礎上繼而達到協同作戰這一最大優勢還沒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我網上搜了一下,只搜到寥寥數家。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博文數量很少,而且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3. 和教學網站的結合不夠,博客互動性不強
雖然會展課程教學網站本身就很少,但如果每個課程教學網站都有一個教師博客群支撐的話,博客教學互動性強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
另外,大多數高校學生習慣了傳統教學,通過博客進行主動性學習的意愿不夠強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博客的普及。
4.網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由于網上知識產權保護相對更困難,大部分老師不愿意將自己的教學成果免費公開,提供給不相干的人使用。
結語
近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指出,互聯網發展有三大趨勢:一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化網絡的形成;二是互聯網的利用從個人向企業方面延伸;三是線下生活和在線生活逐步融合。引申到博客教學發展趨勢,筆者認為,以學校博客服務器為平臺的教學博客群的產生、博客教學與課程網站建設的融合、由優秀教學博客轉為線下精品紙質教材將是博客教學發展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