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稅收制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央決定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工作。試點于2012年首先在上海市設立,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含寧波)、安徽、福建(含廈門)、湖北、廣東(含深圳)等省市,2013年8月擴大到全國。
為保障改革順利推進,確保稅制改革真正惠及企業,真正促進產業發展,中央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和周到安排。2011年,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先后出臺了財稅〔2011〕110號、財稅〔2011〕111號、財稅〔2011〕131號和財稅〔2011〕133號四個文件,對營改增的具體政策做出了明確規定,并對改革過程中需要解決和處理好的一些關鍵(系)問題做了細致安排。上海2012年稅改實踐證明,稅改行業的稅負確實減輕了。據《文匯報》2013年4月17日署名文章報道:“截至2013年2月底,上海共有16.4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全市區域內合計減稅約200億元”。由此可見,營改增企業稅負減輕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
不知何種緣故和何人倡導,會展有幸被選中成為試點行業。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會展行業營改增可以享受三個方面的稅收優惠:第一,享受3%-6%的低稅率,會展行業增值稅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含)的為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算方法,稅率為6%;年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的為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算方法,征收率為3%(財稅〔2011〕111號)。第二,向境外單位提供的服務(有明確規定的除外)免征增值稅(財稅〔2011〕131號)。第三,對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轉付或代墊資金的行業,其代收代墊金額可予合理扣除(財稅〔2011〕110號)。
筆者在去年北京稅改試點前和2013年8月改革推向全國后對上海、北京會展企業進行了專題調查。結果是,稅制改革對會展企業稅負降低效果不太明顯,與稅制改革之前相比,會展企業承擔的稅負不但沒有減輕,甚至還加重了,名義稅率有所提高,實際稅負大幅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改革尚處于試點階段,更多服務行業和眾多會展服務環節所處領域還沒有被全面納入改革范圍;稅改前北京、上海已經對會展行業采取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與地方政策和中央政策還有待于進一步銜接;某些政策規定還需要進一步明細,會展行業財務管理和結算習慣也需要根據稅制改革要求進一步規范。
上海會展企業反映,稅制改革實施后,企業稅負降低的效果不明顯,甚至還略有增加。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涉及會展業上游產業鏈的大部分行業未被列入本次稅改范圍,直接成本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非常少,基本不能抵扣;二是有些預付、代付款項不能及時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要等項目結束后,按照實際發生額開具,影響了當期抵扣。
北京自2012年9月開始試行管改增稅制改革。試改前調查中,會展企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擔憂:擔心北京地方會展稅收優惠政策得不到中央的認可,不能延續;擔心稅改優惠政策因缺乏會展行業的具體細則而不能落實。
根據京地稅營〔2001〕507號文件和京地稅營〔2005〕578號文件規定:展覽可以扣除展覽場館租賃費、展臺搭建費、參展人員食宿差旅費、參展展品運輸費、展覽內容宣傳廣告費、廣告印刷品印刷費等后交納營業稅;會議可以扣除會議場租費(含會場布置費)、受托方參會人員食宿差旅費后交納營業稅。調查中企業反映,對于不同活動類型和活動規模,這類抵扣一般占會展收入的40%-70%。如果北京的政策不能沿襲,那么會展企業的名義稅率將增加0.5個百分點,稅負增加9.1%;而實際稅率將增加2.8-4.35個百分點,稅負增加82%-364%。而且,增值稅采取的是價外稅,企業的稅負就更加重了。北京試點期間,經過北京國際會議展業協會、北京地稅、北京國稅和北京市財政的共同努力,初步達成一個默契,即通過企業申報,原來的抵免政策還可以繼續執行,但只是口頭轉達,沒有形成文字。2013年8月以來,隨著營改增試點由省市推向全國,北京會展企業被告知,北京地區會展抵扣政策沒有被認可,會展企業必須按全部收入繳納增值稅;而且,北京試點期間享受的六項抵扣中只有場館租賃費和搭建費可以減免,其他必須補繳,還要交納滯納金。會展企業原來的擔心成為現實,會展企業沒有享受到國家營改增稅制改革帶來的紅利,會展企業稅負實實在在地加重了。
改革紅利應當普惠,應當惠及民生,促進發展。會展行業營改增稅改已經由試點省市推向全國,會展行業營改增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引起高度的關注和足夠的重視。會展業界、研究機構、會展主管部門和稅務部門要加強溝通,認真研究會展行業的特殊性,妥善解決會展企業因稅制改革而稅負加重問題;落實財稅〔2011〕110號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會展稅改實施細則,明確將會展行業納入國稅認可的可抵扣行列,承認地方減免辦法規定的減免項目,統一、規范全國各地方的會展抵扣項目;落實財稅(2011)131號文件精神,實現“提供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會議展覽服務免征增值稅”;作為地方臨時補救措施,也可以動用稅改準備金對會展企業予以補償,研制實施細則,明確抵扣項目,簡化程序,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