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引發了會展業界廣泛討論。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將《意見》落到實處,成為普遍關注的焦點。在貫徹落實《意見》研討座談會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建議,由商務部服務貿易司聯合行業組織,依靠或動員市場力量,啟動“中國展會誠信建設工程”項目。
袁再青提議,首先要開展展會誠信建設的宣傳普及,借此把展會的誠信建設作為提高中國展會質量,提升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第二,制定中國展會誠信建設標準。第三,圍繞這個工程推出中國展會誠信認證工作,制定認證工作程序。袁再青稱,我國有近8000個展會,可用兩三年時間逐步做好誠信認證工作。認證工作做好后,可以建立展會誠信體系,落實《意見》內容,提供展會方面的信用服務和產品,可以通過誠信認證目錄或建立誠信檔案的方式進行。第四,建立中國展會誠信建設網站,以便公眾進行查詢。第五,每年由商務部或相關部門牽頭發布一次中國展會誠信建設年度報告。
如何落實“中國展會誠信建設工程”,袁再青建議,建立中國展會誠信建設的組織領導機構,可按照《意見》規定,由商務部服貿司牽頭。目前,商務部牽頭的有展會建設的聯席會議機制,能否在這個聯席會議機制之下,成立展會誠信建設的聯席會議工作小組,作為誠信建設工作協調機構,具體可設辦公室,安排相關人員來做具體協調工作。這個聯席機制,可按照《意見》所述,將工商、稅務、質監、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加入工作小組。此外,領導體系內還應有會展管理機構,包括會展辦、博覽局、各地商務系統、貿促會。當然還要依靠具體的行業組織來具體做事情。袁再青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愿意承擔誠信體系建設,包括誠信認證工作一些具體事務,研究會可以相應建立誠信建設工作委員會,研究會下面有若干個工作委員會來承擔一些具體工作。
同時,為了搞好誠信認證建設,袁再青指出,可以由商務部服貿司牽頭和行業組織共同組織一個誠信認證的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對認證的標準,提出一些專業咨詢意見,在認證具體事項上,通過專家進行具體的認證評審工作。
建設這樣的工程和認證體系要依靠新的科技手段,依靠互聯網,搭建一個展會誠信建設的互聯網平臺。袁再青稱,要利用新科技手段,對誠信信息進行收集、統計,對信息進行調查、核實,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做誠信信息的發布,對整個行業,包括參展商、采購商、組展場館提供信息服務。此外,誠信建設還需要統計工作,可以借助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的統計平臺。
袁再青指出,要搞好展會誠信認證,主要工作內容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對現有展會進行綜合誠信評價和誠信認證,包括對于組展機構誠信情況的考核評價和認證,包括辦展的名稱,展覽的主題,招商招攬情況。第二,運營過程當中的誠信進行認證、評價、考核。第三,對參展機構誠信認證,包括展品有沒有侵犯知識產權,有沒有假冒偽劣。第四,是對展會服務機構,服務商搭建,或者物流、運輸、設計的誠信建設問題。袁再青稱,今后還可對采購商在參展采購過程當中誠信進行調查。平臺建好后進一步可延伸到對展會環保進行考核評估認證,包括展會環境污染問題,能源消耗問題,材料、資源浪費問題等。
袁再青提議建立事中事后監督機制,包括:誠信建設的統計和調查機制、展會誠信的投訴、舉報核查機制,除了主辦或主管部門發現,還要利用社會力量,對參展商、采購商不誠信、違法侵權、假冒偽劣行為進行舉報。第三,誠信獎懲機制。獎懲機制從獎勵方面來說,建立認證以后,可考慮授予誠信展會的認證標識、證書。采用某種顯明的LOGO方式授予這個展會,同時發布展會誠信目錄。用了標識,可以讓社會了解到展會是否誠信,展會也可以利用誠信的認證開展招商、招展、宣傳、推廣活動。目前,商務部已有包括支持引導的品牌展會,可以考慮把誠信認證作為支持展會申請的必要資格之一,沒有進行誠信認證,就不能申請,包括其他企業的扶持資金,一些政策的扶持、獎勵。在懲罰方面,對于認證當中不誠信的展會,可以采用負面清單的辦法向社會公布,對不誠信的展會是一個鞭策改進,對不誠信展會今后的審批,各地可以考慮從嚴,對違法違規的展會、機構進行責任追究。
袁再青強調,會展誠信一直以為都是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不誠信的展會現象屢屢發生。如今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可作為開展誠信工作的有利依據。從中國會展業發展的實踐來看,組織落實這樣的工作,條件已經成熟。構建誠信體系不容易,可以采取試點推廣的辦法,由少到多,由點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