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簡稱“義博會”)經過十三年培育,已成為在國內外上有著廣泛影響力、對國際采購商極具吸引力和幫助企業直接登上國際市場的平臺。深入地研究義博會發展的軌跡,對于探討會展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推動浙江經濟對外開放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對義博會發展環境深度探究和對其區域經濟影響分析的基礎上,總結義博會的成功經驗,如何利用自身資源,采用適合自身發展的載體,用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來進行運作,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字】義博會 區域經濟 會展研究
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從1995年第一屆地方性展會,到1998年由省政府主辦的全國性展會,再到2002年由商務部主辦的國際性展會,短短的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繼廣交會和華交會之后中國的第三大國際性展會。經過13年發展,義博會成績斐然,2007年底十三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規模更是創了新高:10萬平米展覽面積,4500個國際標準展位,2565家參展企業。五天展期間,展覽交易成交額共108.9億元,比上屆增長15.3%,其中外貿成交額9.8億美元,占總成交額的67.5%。展館專業客商報到共110156人,其中外商人數17011人,比上屆增長5.9%,來自17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發達國家客商占60 %以上,共接待境外貿易團隊85個。在線義博會(www.chinafairs.org)點擊率436924,比上屆增長10.9%。經過十三年的歷練,義博會以優異的成績位列中國國際商貿展覽前列。深入地研究義博會發展軌跡,探討會展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對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對外開放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發。
一、義博會發展軌跡及其特點
義博會從最初依托區域市場而生到今天“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短短的十三年時間里,義烏會展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使義博會迅速成為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展會。義博會發展軌跡以主辦單位的不斷升級劃分為三個階段:
A、1995—1997年:起步階段
第一階段主辦單位為義烏人民政府。在政府與企業的不斷摸索中,義博會從無到有,在本區域內知名度與影響力不斷攀升,并最終受到省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起步階段的義博會首開集貿市場舉辦大型博覽會之全國先河,同時博覽會得到國內貿易部的大力支持,開始向全國性展會邁進。標志著義烏市場由傳統經營方式實現與向展覽貿易相結合的市場營銷功能創新的發展戰略性轉移。
B、1998年—2001年:提升階段
義博會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由地區性展會提升為全國性展會。經過四年的培育,義烏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擴展,展會外向度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攀升,同期專業展覽機構的組建和會展中心的啟用。以此為標志,義烏會展業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C、2002年至今:跨越階段
2002年義博會升格為由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現改為商務部)主辦,已經受到中外各方面的關注,經過四年階段式跨越,博覽會境外客商的專業化程度歷屆有了顯著的提升,國際貿易觀眾的結構構成比例有了量與質的變化,義烏市場外向度和義烏城市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提增。義烏作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及在國際小商品貿易中的地位通過博覽會充分凸顯出來。
透過義博會13年發展的軌跡,可以解讀出會展業發展的某些規律。
1.依托市場
義烏市場現有面積260萬平方米,商鋪5萬余個,經營34個行業、1502個大類、32萬種商品,日均20萬的客流量,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買家群體。浙江省乃至全國的輕工業制造基地同義烏市場10多萬家日用品生產企業的經銷商,構成了龐大的賣家群體;5萬個商鋪如同一個個市場脈絡的觸手,把義烏與國際市場緊緊連接在一起。義博會就是依托市場應運而生的,義烏獨特的市場優勢實現了商品展示、市場交易和經營效益的有機結合,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買家、賣家們所青睞。
2.產業支撐
10多萬戶義烏經商大軍經過十多年打拼,積累了雄厚的資金。20世紀90年代,在政府的引導下,這些商業資本被引向工業生產,發展自己的產業基地,一大批工業企業在這里興起,很快成為浙江中部地區的“經濟高地”,義烏優勢產業迅速崛起。全國四大襯衫產地之一,全國三大飾品產地之一,全國襪業馳名商標首推產地,全國絨線主產地之一,全國中性水筆、圓珠筆、活動鉛筆的主產地之一,全國最大印刷產地之一,這些具有較大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基礎成為義博會強大的產業支撐,是義博會發展的基礎。
3.展貿結合
歷屆義博會是一條條與國內外市場相連的貿易大通道。吸引國外買家,國際采購商數量大、參會目的明確、下單率高是義博會最成功之舉。義博會始終抓了外商組織工作這根主弦,因此,每年來義博會的外商其目的都很明確。義博會強大的貿易輻射功能與國內外市場相呼應,使義烏逐步成為在國內國際都有相當知名度。
4.注重專業
義博會依靠專業化走向成熟,專業化讓義博會更具吸引力,按行業設立展館,突出了專業性布展,更有利于外商尋找相應的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需要采購的商品,讓專業買家對口專業賣家。不求量的盲目擴張,但求質的快速提升,是出自義博會舉辦單位頻率最高的一句話,也成為最重要抓手。2005義博會由于實行了嚴格的準入制,實際報名參展企業數2989家,申報展位4717個,最終只確定1700家企業進場參展,義博會參展門檻一屆比一屆高,目的是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展商參展。2005年6月,經過全球展覽業協會理事會(UFI)的批準,義博會的舉辦展館——義烏梅湖國際會展中心成為這個全球最大展覽組織(UFI)的正式會員,標志著義博會的組織運營能力得到了行業認同。
表一: 歷屆義博會展覽面積、參展企業、貿易成交情況一覽表
年份 |
展覽面積 (M2) M積(MM |
展位數 (個) |
參展企業 (家) |
外商人數 (個) |
交易額 (億人民幣) |
外貿交易額 (億美元) |
1995 |
5000 |
348 |
179 |
|
1.01 |
|
1996 |
16000 |
534 |
448 |
|
2.83 |
|
1997 |
20000 |
666 |
547 |
|
8.3 |
|
1998 |
20000 |
705 |
673 |
|
28.6 |
|
1999 |
33000 |
1100 |
980 |
|
35.2 |
|
2000 |
33000 |
1300 |
1100 |
|
38.56 |
|
2001 |
48500 |
1405 |
1026 |
|
43.68 |
|
2002 |
46500 |
2291 |
1100多 |
5668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