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省已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行業積極貫徹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會展產業作為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識別度的典型事件,受公共性危機的影響風險較大。為進一步了解疫情對我市會展業的影響,昆明會展產業促進會于2月10日發布《昆明市會展企業疫情影響調查問卷》,對我市在疫情防控期間所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受到的直接經濟損失進行全面調研。本次調研旨在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同時也為疫情后的昆明會展行業提供更加貼合和有效的解決方案提供數據和需求支持。
一、參與調研企業基本情況
調研對象為昆明會展企業,包括:場館企業、會展主/承辦單位、會議酒店、展覽工程公司和會展服務企業等。調研通過向會展企業發放和回收網絡電子問卷的形式獲取疫情造成的影響以及期望的政策訴求數據。截止2020年2月11日,共采集調查問卷73份,其中70份調查問卷有效。
按企業性質劃分:70家昆明會展企業中,民營企業51家,國營企業11家,股份制企業3家,外資企業1家,其他4家(見圖1.1)。
圖1.1 企業性質分布
按企業類型劃分:70家會展企業中,展館3家,廣告活動7家,展會主辦9家,會議公司11家,會展酒店12家,展覽工程16家,其他12家(見圖1.2)。
圖1.2 企業類型分布
按企業復工情況劃分:70家會展企業中,已復工企業共有25家,未復工企業45家(見圖1.3)。
圖1.3 企業復工情況
按企業員工人數劃分:70家會展企業中,員工人數為1-50人的是52家,51-100人的是3家,101-200人的是6家,201-500人的是7家,501-1500人的是2家(見圖1.4)。
圖1.4 企業員工人數分布
按企業會展版塊營業額劃分:70家會展企業中,營業額不足10萬的是9家,營業額為11-50萬的是1家,營業額為51-100萬的是8家,營業額為101-500萬的是28家,營業額為501-1000萬的是10家,營業額為1000萬以上的是14家(見圖1.5)。
圖1.5 年度會展營業額規模分布
二、昆明市會展企業疫情影響調查數據分析
1.疫情對企業的主要影響
經統計,90%的企業面臨經營收益減少;50%以上企業在訂單業務減少等情況下,企業仍需繼續支付停工期間的員工工資和辦公場所費用,同時,因加強防疫措施、開展線上辦公等造成企業經營成本上漲;約17.14%的受調企業在銀行還貸方面受到影響(見圖2.1)。
圖2.1 疫情對企業的主要影響
2.影響會展業務的原因
經統計,影響會展業務的主要原因是展會檔期調整帶來各類連鎖效應:運營成本增加、客戶維護難度增加、招展招商進程受阻也是影響會展業務的關鍵因素;有48.57%的企業5月份前展會合同未簽訂,客戶流失風險加大,同時也有企業反映因招展招觀難度加大,導致展會效果變差(見圖2.2)。
圖2.2 疫情影響會展業務的原因
3.影響企業正常運行的原因
經統計,70%以上的企業因為展會停辦導致資本浪費或成本增長、營銷技術難以落實影響到企業正常運行,55.71%企業因交通物流受阻(見圖2.3)。
圖2.3 影響企業正常運行的原因
4.疫情發生以來,企業預計會展業務損失營業額
經統計,損失10萬以下會展業務營業額的企業有13家,損失11-50萬的有11家,損失51-100萬的有21家,損失101-500萬的有20家,損失501-1000萬的有2家,損失1000萬以上的有3家(見圖2.4)。
圖2.4 疫情發生以來,企業預計會展業務損失營業額
5.面對疫情,企業做出的調整及相關防護措施
經統計,70%以上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疫情防控要求,通過延期開工、員工體溫監測及健康追蹤、點對點和在線溝通等手段,積極應對疫情,強化防護措施(見圖2.5)。
圖2.5 面對疫情,企業做出的調整及相關防護措施
6.會展企業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市場挑戰而采取的措施
各會展企業采取強化客戶服務、改變辦公方式、強化營銷手段、創新生產方式、加強加快新品開發等措施,以應對疫情對會展市場的沖擊(見圖2.6)
圖2.6 會展企業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市場挑戰而采取的措施
7.防疫階段,企業對于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訴求及建議
經統計,近90%的企業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疫情期間企業的稅收減免、提供針對疫情停工及防疫工作的補貼等扶持政策;18.57%企業希望在銀行貸款利息方面能夠延期支付(見圖2.7)。
圖2.7 防疫階段,企業對于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訴求及建議
8.疫情結束后,對于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訴求及建議
經統計,70%以上的企業希望疫情結束后,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會展企業產業創新、緩解現金流壓力的扶持政策,同時希望行業協會組織企業開展宣傳推廣活動;12.86%企業希望統一組織開展會展人才招聘活動(見圖2.8)
圖2.8 疫情結束后,對于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訴求及建議
信息來源:昆明會展產業促進會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