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個方面推進中國展覽業的開放與創新
發布時間:2018-05-14 更新時間:2018-05-14 作者: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 丁慧茹 點擊次數:12632
4月21日,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中國會展經濟(昆明)論壇開幕,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丁慧茹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推進中國展覽業的開放與創新”的演講,介紹了服貿司推進展覽業“放管服”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工作進度,并對今后一段時期推進展覽業創新發展談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現階段我國展覽業主要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丁慧茹首先對全球展覽業發展情況及中國展覽業發展特點作了簡單介紹。
全球展覽業發展情況。丁慧茹表示,近年來,在經濟整體復蘇放緩的大環境下,全球展覽業直面挑戰,抓住機遇,在曲折中發展,保持了穩步增長態勢。總體而言,全球展覽業呈現出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國際化程度大幅幅提升、新興市場發展迅猛等趨勢。
中國展覽業發展特點。“伴隨著世界展覽業的穩步發展,中國國展覽業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歷經近20年發展,目前已躍升為全球展覽規模最大的國家。”據丁慧茹介紹,現階段我國展覽業主要呈現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一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展覽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及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二是,隨著政府簡政放權和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在展覽行業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展覽業整體格局正逐步優化;三是信息技術滲透展覽產業鏈每個端點,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趨勢凸顯,新題材、新模式、新技術、新平臺不斷涌現;四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淅入人心,成為展覽業轉型升級新的突破口;五是國家“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為中國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互聯互通,推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機。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各項籌備工作緊張有序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將于2018年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和熱烈響應。這是黨中央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必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開放水平,提升中國展覽業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今年11月5-10日在上海舉辦,是今年我國四場主場外交活動之一,是商務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丁慧茹介紹到,目前,進口博覽會各項籌備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推進。一是招展工作進展順利,并超出預期。國家形象展原計劃邀請國家60個,目前報名國家已大大超出;企業商業展目前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報名,預訂展位面積比初步計劃超出20%。二是招商工作全面啟動。由商務部牽頭擬定了精準化方案,組建了中央企業采購團和95個采購分團,地方省市組團及境外采購商邀請及組團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預計屆時將有15萬名國際國內采購商到會。三是論壇籌備工作穩步開展。確定舉行一場主論壇和三場平行論壇;各國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企業界代表邀請工作和觀眾組織已全面啟動。
從八個方面推進新時代會展業創新與發展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倡導低碳、環保、綠色理念,努力推動我國從展覽大國向展覽業強國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
丁慧茹認為,應該從以下八個方面推進新時代會展業創新與發展。一是鼓勵理念、模式創新,推動“互聯網+會展”發展。二是堅持生態發展,推廣綠色會展。綠色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展覽業發展的共識。三是加強法制建設,出臺管理促進辦法。四是優化區域布局,促進協調發展。五是推出展會評估認證試點,加加強展覽業誠信制度建設。六是提升服務水平,培育會展品牌。七是加強協同合作,推進人才培養。八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增強國際竟爭能力。進一步增強與展覽業發達國家、國際知名行業組織和展覽企業的溝通交流,借鑒國際成熟管理模式,不斷提升我國展覽業管理、促進水平,提升我國展覽業的國際竟爭力。
“本次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年會也是一次換屆大會。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是商務部主管的、全國會展經濟研究與促進性質的中介組織。”丁慧茹表示,“研究會成立十二年以來,為中國會展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年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為商務部所做的“關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幾個問題的研究”、“展覽業綜合評價體系研究”,以及《中國展覽行業發展報告》等,都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業界的高度重視,發揮了會展業智庫的重要作用。
丁慧茹最后提出,希望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新一屆理事會進一步廣泛團結全國會展業界的人才和力量,把握新時代會展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不斷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