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后,學習和貫徹大會精神,成為推動會議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從業界討論的關鍵詞中可以發現,會議產業的發展理念更清晰,思想更加統一。
發展中國特色的會議產業
十八大報告從發展道路、理論體系、事業制度三個方面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內涵。
未來會議產業發展要走的路是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環境特點不同,若都選擇舉辦國際會議,勢必在產業結構、發展戰略、功能布局、管理模式等方面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現各地會議城市已重新定位自己的發展目標,呈現出不同的功能布局,會展名城、會議城市、展覽城市、國際會議之都、會獎目的地、會獎旅游城市等定位各有差別,由此使各城市會議類型、場館建設、投資和運營特色逐漸鮮明。在微觀層面上,會議更加貼近市場需求,會議策劃、組織、推廣等也顯現出個性化發展趨勢。現已改變了過去辦會找“牌子”的方式,減少了拉大旗做虎皮的現象,提出了“大會展”概念,打造多樣化的會議平臺,給參會者實實在在高質量的服務回報。在2012年諸多會議產業大會上,業界談論最多的是會議城市定位和會議目標定位,在穩中求進發展基調上,大大減少了會議產業發展的盲目性。未來,只要我國的會議城市、會議聯盟、會議公司以及會議的策劃、推廣、組織、服務等都圍繞城市特色、企業特色、會議特色謀發展,就一定能建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議產業。
低碳化和綠色化是會議產業發展方向
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定為基本國策,并將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會議產業具有綠色低碳、帶動力強、影響面廣等特點,有望成為我國城市經濟發展的綠色增長點。但是要看到會議產業發展速度快,會議數量增多后,產生的碳排放“疊加效應”積少成多影響環境,也會使低碳轉變成高碳。
隨著綠色、低碳在我國各行各業受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綠色會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推動下,會議業界已經行動起來,努力實現會議產業的低碳化和綠色化。2010年《綠色飯店》國家標準,以及全國綠色飯店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10中國綠色飯店發展報告》后,很多酒店已經意識到綠色會議的重要性,積極與會議業界一同倡導綠色會議的舉辦。但是該如何有效地做到節能低碳,仍然是困擾不少酒店和會議組織者的難題。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綠色低碳進一步引起各行業的高度重視,有效地推進了綠色會議的發展進程。近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業界采取多方合作形式,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推出中國綠色會議指南(2013),倡導綠色會議理念,細化綠色會議內容,提出低碳環保的具體要求,掀起綠色會議發展的又一輪熱潮。
面向大眾會議市場才能發展更好
十八大報告頻繁提到有關民生的話題,包括醫療、教育、收入分配改革等,指出要重視人民大眾利益,實現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近期,在貫徹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中,政府會議開始減少,會議產業“人民大眾”的提法日漸增多,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一是會議產業的發展成果要與人民大眾消費同增長,這是會議產業服務于國家總體目標的責任,也是一個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二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未來會議市場的延伸只有面向大眾消費,才能得到擴展;三是人民大眾的消費能力增強,是未來我國消費市場需求的主體。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些關乎人民大眾的舉措實施后,我國中產階層人群比重日趨加大,他們受教育程度提高,收入和假期的增多,將使中低端會議和二三線城市的會議數量有所增長。
會議產業步入創新時代
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第三次工業革命步伐。我們注意到,報告中沒有強調經濟增長速度,而是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會議市場的主體是參與會議活動的人和組織,會議產業有著龐大的產業體系,現已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近年來,會議產業在創新實踐中,初步形成了比較清晰的思路:一是準確定位,應對新形勢。無論是會議城市的發展,還是會議品牌的定位,都出現了多樣化、個性化、深度化的特點。二是集聚能量,提供高質量回報。會議回報體現在:新思維、心服務、欣內容。三是協同合作,優化產業鏈。構建新的會議產業體系,必須形成產業融合,行業融合,國際國內融合,整合龐大的產業資源。四是利用新技術,打造綠色平臺。會議綠色平臺的建設,降低了成本,提高品質和效益,實現了新的發展。以上會議產業4個方面的創新思路,將取代每年用增速20%描述產業發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