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展覽、旅游雖然各有差異,但對于城市來說,它們的作用和價值則大致相同——第一,可以擴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第二,可以推動區域優勢產業發展,并成為政府實現長期戰略目標的有效工具;第三,可以增加收入,繁榮市場等。會議、展覽、旅游以及節慶等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致于沒有哪個城市不予重視。
旅游業是全球第一大產業,也是會議、展覽、旅游三者中最早得到重視的產業。瀏覽一下國內主要城市的支柱產業、重點產業名單,旅游業大多名列其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以觀光旅游為核心的傳統旅游業正遭遇發展的瓶頸,中國旅游業未來發展的突破點在哪里?以會議、會獎、會展旅游為核心的中高端旅游將是其中最明確的答案之一。
展覽業是以中國加入WTO為節點而發展起來的新的產業形態,我們通常稱之為“會展業”。展覽業因其具有規模大、帶動性強等特點而備受地方政府關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大多數規模以上展覽都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的一個時期。下一步該如何發展,如何提升展覽的內在吸引力和品牌價值,成為擺在我國展覽組織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展覽活動中加入高端會議、論壇,同時策劃組織各種美食、休閑、娛樂、度假、購物等旅游相關活動,增加展覽活動的層次感,強化展覽參與者的個人體驗,在展覽之外尋求突破,將成為展覽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選項之一。
會議是以上三者中最后一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舉辦一個會議比較簡單,只要政府愿意,幾乎任何城市都可以隨時舉辦一個自己想要的會議。但要發展會議產業,并在國際國內會議市場展開競爭,就不那么簡單了。隨著會議產業向著更高更深層次發展,我國會議產業越來越呈現出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而這些都給目的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戰。規模化一方面意味著對于目的地硬件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還意味著會議與展覽的融合更加深入——會中帶展,展中帶會。品牌化和國際化則更多的是在管理、協調、服務方面給目的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會進步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的緣故,會議代表的個人體驗將越來越受重視,傳統觀光旅游目的地要發展成為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會議目的地,參會代表旅游要素方面的體驗就需要得到特別的關注。
對于大部分城市來說,旅游、展覽還有節慶活動是他們多年來會展、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領導重視,措施得力,效果不錯。但能做的幾乎都做了,下一步該怎么辦?如何統籌、規劃、整合、提升城市的會展業和旅游業?如何創建城市會展旅游業統一的品牌形象?如何在未來城市競爭的格局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這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
現成的標準答案是沒有的。看來是時候轉移一部分精力到戰略問題的思考上面,以解決會議、展覽、旅游、節慶融合形勢下城市所面臨的一系列新課題。可以肯定的是,誰能夠準確把握新時期會議、展覽、旅游、節慶等發展的脈搏,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策略,誰就有可能在未來中國會展旅游業發展的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