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近年來高速發展,但其內部也正日益發生著劇烈變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習、交流甚至營銷的需求進一步增長,展會隨之頻繁。但遺憾的是,展會的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提升。除了個別熱門話題之外,展會的數量繁雜,產品質量低,口碑不好,已經演變成一個趨勢。
作為一種主流的專業化營銷活動,曾經風光無限的展會如今已日趨沒落。但作為一項傳統行業,會展仍具有巨大能量和生命力。
未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會展O2O模式必將取代傳統展會,成為行業主流!
傳統展會已死?
一般而言,作為場景化營銷的展會活動大概可以分成兩類,分別側重“營”和“銷”。
隨著互聯網以及國際、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以銷為主的展會日益走向衰落,越來越難以為繼。傳統的實體展會大都以現場成交為目的,此類展會展位價格昂貴,單個展位售價甚至達10-20萬。隨著網上交易平臺迅速崛起,在線詢盤發展起來,展位銷售遭受沖擊,即使廉價折價也難以為繼。
如今,以銷為主的展會的沒落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現場成交簽約完全淪為一項面子工程,形式大于實質。
但以營為主的展會營銷卻逆勢而起。這類展會不以簽約銷售、現場成交為目的,而以傳播、體驗、推廣為目的。此類展會包括世博會、園藝博會以及互聯網極客公園組織的一些展會等。
這種展會活動表明,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展會活動正面臨深刻轉型:傳統以銷為主的展會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而以營為主的展會模式,即以體驗和推廣為目的的會展O2O模式則迅速崛起!
看待會展的兩個角度
第一,媒體傳播頻率和曝光度。有沒有人替我傳播這件事情?能不能通過一次展會讓更多的目標受眾了解品牌?為了做到這一點,營銷學的展會越來越變成一個大腦綁架式的。
第二,展會現場互動頻率。只能是換了多少名片,拿了多少家企業的名錄信息,發放了多少資料,然后贈送了多少贈品,只能用這種互動活動來初步衡量展會的舉辦效果。
平心而論,從這兩個角度上看。如果沒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運營成本,那么參加展會基本都會賠本。
有鑒于此,傳統展會越來越流于形式。這樣的后果往往是:展會變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參展方似乎被綁架,純為刷存在感。這種局面也嚴重傷害了參展方的參展熱情,并嚴重腐蝕了展會的質量。
會展O2O崛起
首先,在線支付的發展。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在線支付工具的發展,以“銷”為主展會越來越難以為繼,展會的生存越來越不依靠線下的交易量。可以說,正是在線支付的發展,沖擊了傳統展會的發展模式,倒逼會展行業徹底變革自身,進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2O模式!
其次,媒介傳播門檻降低。在社交紅利時代,媒介組織紛紛重組,權力被再分配,門檻隨之降低。人們可以不完全依賴于傳統媒體,因為自媒體的傳播效果事實上已經越來越好,僅憑一個精彩的展示也能得到完美傳播,可以不依附于原來的媒介。當然,壞消息也往往會得到迅速傳播。
再次,情景化營銷。會展O2O的另一大絕好優勢就是:現場展示的情景化營銷。情景營銷是以心靈的對話和生活情景的體驗來達到營銷的目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情景化營銷體驗設計的關鍵在于要有趣、能玩、可曬。唯有如此,會展O2O的用戶體驗優勢才能讓展會的現場價值無限擴大。
會展O2O不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場景下,O2O模式都有不同的應用,而展會本身就是一個集中爆發、檢驗商業模式、營銷能力、行動力,提升操作能力的重要場景。展會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O2O營銷。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伴隨著傳統展會的沒落,會展O2O已經迅速崛起。
只有首先玩轉會展O2O這種場景式營銷(傳播+客戶+體驗+口碑),才能證明你具備了運營O2O的基礎,否則一味地空談時髦的O2O的理念、方法、概念,也只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