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輯要:
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變遷,展會承擔了綜合性的文化交流功能,一個高端會展活動所帶來的直接價值和附加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王志平
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國綜合國力的強弱,既體現為國家的GDP、硬件建設等國家的硬實力,也包括了以文化、制度、意識形態為代表的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具體到會展業,也是被視為會展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一個高端會展活動所帶來的直接價值和附加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形象和地位,使全世界認識了北京,了解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
會展產業核心理念是要遵守規范,價值觀念是合作共贏,道德自律以誠信為內核。會展產業整體作為一個有機系統,協調多元化利益主題,合理調整其利益格局,實現有序發展。會展文化的中國特色體現了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國際會展中心帶來發展契機,但是會展強國之路任重道遠。調研顯示,國際會展中心向新興經濟體轉移的趨勢漸趨明顯。未來中端、低端產業以及戰略性產業展會將主要向亞洲和中國集中。當前,我國的GDP總量、進出口總額、消費總量都已進入了世界前列,具備了成為會展中心國家的經濟實力。與此趨勢相應,以廣州為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廣州的家具展、建材展等展會規模都超過了歐美同類展會,成為了全球之最。但是,總體而言,我國會展業目前尚還處在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階段。與歐美會展強國相比,我國會展業發展模式不夠清晰,產業規劃滯后,資源相對分散,發展方式過于粗放。此外,會展組織主體實力不足,會展產業鏈配套不足,會展人才隊伍缺乏等等,都是造成我國會展業發展滯后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我國會展業發展模式,急需實現轉型升級。目前國際會展業的主流運作模式主要有2種,政府干預型的德國模式和市場主導型的美國模式。借鑒經驗不等于直接拿來,積極推動會展業轉型升級,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發展模式,是中國會展業繼續快速發展的當務之急。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會展核心競爭力,可以從國家、行業、企業、展會品牌、會展城市等5個層面入手。
第一,著眼全局、立足長遠,制定我國會展業整體發展戰略。目前我國會展市場競爭無序,會展區域結構不均衡,展館總量過剩的同時,上海、北京等地卻因大型展館不足而制約發展。此外,國內部分城市會展發展方向不夠準確、定位不清楚,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現象還比較嚴重。
第二,完善法律法規,加快國家及行業組織建設。市場化是我國會展業發展重要方向,但應以完善的法律法規、健全誠信體系為前提。展覽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全國性的展覽行業協會,我國應學習借鑒其成功的經驗,一方面應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另一方面,應切實提高全行業的自律水平。
第三,打造領軍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參與國際競爭。會展經濟應服務國民經濟的發展,這是中國特色會展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是適應會展業集約發展的需求。
第四,扶持龍頭展會,創建國際級民族會展品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會展企業同臺競爭,展覽題材普遍同質化,這就要求我們企業通過凸顯品牌差異化尋求突圍,并按照專業化、國際化的標準,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民族品牌展會。堪稱民族品牌展會第一品牌的廣交會,在轉變發展方式方面始終堅持先試先行,帶動展會業發展。
第五,互利共贏,會展文化與城市發展齊頭并進。成功展覽往往被譽為當地的名片,甚至是與政府政績和城市發展密切相關。而文化是城市的內涵。會展名城往往文化底蘊豐厚,商貿歷史悠久,營運環境良好,并善于進行城市營銷,文化與會展聯合發力,成為推動城市與會展互利共贏的有利推手。
我們有理由相信,海納百川、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將推動我國的會展業在全球化的競爭當中贏得前景光明的未來。
?。ū疚恼幾宰髡咴?ldquo;第八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的發言)